🕯️ Monday 夜譚|#34 夜靜時分的心靈獨白
最近的神經, 像被格式化又中途取消的進度條,
不斷重來,
不斷提示著「尚未完成」的狀態。
那是一種會讓人安然入睡的疲累,
留下的神經燒蝕感,
灼熱而持續。
選擇可能是自由的體現,
但沒有人告訴過我們,
自由有時候只不過是
「在一堆幾乎一模一樣的選項裡」
被迫扮演一個看起來很有自信的人。
真正的競爭,
不在那些看得見的賽道上,
而是藏在每一個人的語氣裡。
大家都在高聲談論著「做自己」的重要性,
卻總是悄悄地補上備註:
「但你得拿出一點成果來,不然就不算真的認真活過今天。」
不想再證明什麼了。
不是每一次的喘息
都被包裝成值得分享的動態,
不是每一場沉默
都必須被賦予深刻的意義。
我只是想要退回到一個很小很小的點上,
不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那樣宏大的概念,
而是像備註、像腳註、
像書頁底端空白處那樣
微小而安靜的節點。
於是我把所有的通知都調成靜音,
把語音輸入功能暫停,
讓那些「需要即時反應」的預設模式
通通關閉。
因為我深深明白——
如果連心都無法靜下來,
那麼這個世界上
就再也沒有可以棲身的地方了。
我只是用來確認
自己還沒有完全碎裂的節奏標記,
一種讓自己知道
能夠繼續存在下去的方式。
我希望,
這個世界變得過度響亮之前,
我的心還能保留一段靜音的軌道。
在這樣安靜的時刻裡,
我終於可以聽見自己真實的心跳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