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奏文明小說:福爾摩沙的幻象空間3
柏拉圖認為,一個國家,應該由「哲學家國王」(哲人王)來統治國家,因為哲學家追求真理,擁有知識,且能追求整個政治共同體的正義與共善。
哲人層的誕生
2077年的台灣,政治體制迎來重大變革!總統不再是行政體系的最高權力者,立法院也不再是立法的最終仲裁者。在他們之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單位──「哲人層」。
哲人層也不是掌控一切的最高權力,而是最後的防線;他們沒有執政之手,但有否決之劍。
他們沒有立法權,不擁有行政執行權,只是一個「否決與監督的緩衝機構」。當國家整體節奏出現異常、失去穩定,或少數極端法案通過時,哲人層可以提出與AI討論的公開透明報告,行使否決權,暫時凍結政策。
哲人層的成員必須來自哲學、經濟、人文、科技、生態等領域,唯獨政治與法律背景的人被排除在外。理由很簡單,「法律人與政客的專長是權力操作與利益博弈,而非價值設計與長遠平衡」。如果將這些人納入,哲人層很可能退化為「第二個政治層」,失去其存在意義。
候選人由各領域的學術團體、文化社群、產業界共同推舉,再由全民選舉產生五名代表。資格審查由 AI 輔助,公開檢驗其過往著作、學術成就、專業經歷與價值立場,避免黑箱與人脈操作。
回顧歷史,哲人往往無法主導國家命運。他們多半以智者、軍師、學者或智庫顧問的姿態存在。原因在於,哲學家與文化人天性不擅權謀鬥爭,無法在政治與法律的權力遊戲中勝出。在財富上,他們也很少能與資本家抗衡。
因此歷史上,國家大多落入兩種結局,
一種是政客把持的國家:若遇上英明仁厚的領袖,能迎來短暫的太平盛世;但若領袖昏庸暴虐,人民只能在亂世中掙扎求生。
另一種是資本把持的國家:當政客淪為資本家工具時,歷史常見的現象是「壞資本壓過好資本」。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裡,願意犧牲環境與勞工的壞資本,往往能以更低成本、更快獲利壓制良善企業。久而久之,國家也就被壞資本的邏輯綁架。
哲人層的設計,就是要打破這兩種惡性循環。
刻意排除了權力鬥士(政治與法律背景),而強調由理念驅動的專業養成。理念型哲人雖然不能完全免於誘惑,但相較於政客與律師,他們更難被金錢直接收買。加上哲人層的審議過程與 AI 討論結果必須公開上網,進一步降低了黑箱操作的可能。
這樣一來,壞資本若想左右國家,必須同時收買政治層與哲人層,成本大幅提高。而理念型哲人對金錢的敏感度較低,也讓收買難度倍增。至於好資本,他們通常追求穩健發展,與哲人層的價值導向自然契合。
於是產生了新的博弈政局,
政客仍可能受資本影響,但哲人層能透過否決權進行平衡。
好資本與哲人層有更高機率合作,避免壞資本「利潤率永遠壓倒好資本」的宿命。
哲人層的出現,讓「理念」第一次有制度上的護城河,讓壞資本難以一手遮天。
哲人層不是國王,也不是政府,而是一個嵌入體制的「長遠節奏守門人」。它的存在讓國家不再只在政客與資本之間搖擺,而多了一條由理念、價值與長遠思維所守護的軸線。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人類真正回應了柏拉圖的呼喚,讓哲人不再只是觀者,而是國家命運的守門人!
總統提案
哲學哲人:「總統先生,關於你的提案,我們已經嚴謹討論過了。也已經大致上達成共識,大家心裡面大概都有一個基本的答案。在這裡,透過網路全程直播,你還有沒有什麼想對大眾說的?或者想試圖解釋說服我們的?不然我們就直接投票了?」
總統:「不好意思,請容我再稍微說明!」
哲學哲人:「請。」
總統調整了一下衣服,找到攝影鏡頭,開始侃侃而談:「台灣民主好不容易走到今天,我們對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加坡式的威權民主感到不熟悉。雖然那確實讓他們發展良好,國家穩定、強大。但是我們總是會不經懷疑,當權力過度集中,如果掌權的人是明智的,那沒有問題。可是萬一哪天掌權的人變成瘋子呢?」
總統像演講一樣自在,彷彿事先準備好了講稿,身體姿勢、動作,像是精心規劃好的一場演說、表演。在該停頓的地方停頓,在該大聲的地方強調。態度從容輕快,帶點聰慧靈敏的氣質。
「台灣過去就發生過幾任總統搞得台灣烏煙瘴氣,正事不做,天天鬥爭。那時候,靠的就是我們民主的制衡機制,用立法院的多數,擋下了許多有專制意圖的法案跟政策。」
「這必然導致一個後果,我們無法用類似中國、新加坡那種大政府的手段,直接打擊那些投機、搞事的不良資本!我們選擇的是用哲人制度,加上良好的資本,一起制衡。」
經濟哲人(強硬插話):「目前這個方法是有效果的,雖然不是直接性的,但是是有效的。」
總統(搭配手勢):「沒錯!目前在立法院跟行政團隊政策引導下,確實有效抑制了那些投機資本的套利發展,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不是全部。」
人文哲人(思索):「一樣米養百種人,這......本來就在我們的預測模型之內不是嗎?」
總統:「我今天在這就攤開來說了,實際上我們的政府,根本就管控不了那種國際級的新加坡資本,因為後面代表的可能是歐洲、美國、中國、日本、韓國。直接牽連的是國際外交問題!」
科技哲人(充滿理性):「應該這麼釐清,那些資本實際上不能算是自由市場的民間資本,本來就是國家資本。台灣在國際生態的位子中,本來就扮演如此的節點角色。」
經濟哲人(直斷下結論):「我不覺得那些國家資本會有什麼問題需要被管控。他們基本上不太可能亂來,誰先破壞了規矩,都會引來其他國家的抗議與牽制,那是國際博弈的範疇,已經不是台灣內政。」
總統(點頭):「我知道!所以我的重點不是在那些國際資本。我想強調的是,那些投機資本,想趁機作亂的資本,他們多半會潛藏、穿梭在這些國家資本當中。這讓我們追查變得相當困難與尷尬!」
生態哲人(溫柔提醒):「這是我們打算反駁提案的重點之一。的確以往這些資本混雜的程度不如現在這麼密切,因為制度剛開始時,大家也都還在摸索玩法。但即使是目前這種走向,我們覺得在大節奏穩定的前提,似乎還不足以構成需要強制改變的時候。至少那些不良資本,只敢偷偷來,不敢像以前某段時間那樣明目張膽。」
哲學哲人(客觀描述事實):「也就是我們認為整體節奏還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還算穩定運行。這時候如果照你的方案給予行政機關的監管擴權,我們擔心會影響國際觀感。」
人文哲人(語重心長):「台灣這片土地,一直以來靠的就是與世界共浪而生存的。如果信心流失,這動到的,不只是資本,也不只是經濟或國際局勢的問題。而是摧毀台灣這片土地最根本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總統:「但是你們也知道最近才發生的遊行示威吧?還有那個李永成自殺炸彈事件!更之前還有運鈔車劫案、警車爆炸案。都一樣是現行犯抓到了,明顯後面有別的團隊操盤。目前我們追查不到線索,就是因為追查到國際資本的金流就卡住。」他看向鏡頭,「這種事情中、美、日肯定也不樂見吧?」
經濟哲人(態度直接):「這麼說吧!有國際公司直接找你們經濟部,聊過類似擔憂嗎?」
總統:「沒有!」他時不時看向鏡頭,又轉回面對哲人群!「我覺得他們可能懷疑是我們台灣政府自己在搞鬼,想搞國族主義,這也是我想藉今天的公開直播,順便澄清的。這樣持續下去,等於一直在消耗國際對台灣政府穩定局勢的信心。」
科技哲人(理性分析):「直接行政監管擴權,傷害的是台灣立即的形象。這樣做會像是台灣在指控某大國參與破壞的感覺,台灣處境恐怕吃不消。」
哲學哲人(看向其他哲人):「我是覺得我們本來也就不能排除有這種可能性?不需要特別避諱。他們自己大國之間,不也不完全信任彼此?」
人文哲人(閉眼沉思):「他們可以互相猜忌,但是台灣不該參與其中,我們台灣的角色還是應該把握住共浪的姿態不能變。」
總統:「我是這麼想的,或許給我一個時間期限?在這段時間內允許我擴權?我還是認為必要時候需要必要手段!」
哲學哲人(客觀描述):「這點,我們哲人群已經有初步共識。你提供與AI討論的提案報告之中,你有強調,必要時候需要必要手段,只要願意承擔代價就行。AI回答你這樣的邏輯沒有問題,可以是選項之一。但是,這邊有一點沒有釐清,你提到的承擔代價就行,要承擔的是全台灣,不是你個人。事實上,總統不能完全代表全台灣人,去選擇答應願不願意承擔代價!你不自覺在一個錯誤的前提下詢問,AI當然會回答在邏輯上沒有問題。」
生態哲人(試圖打圓場):「只能說,以目前來講,我們還是傾向繼續觀察國際資本的動向、國際公司有沒有什麼反應,先不要主動做出什麼改變。或者說,至少你目前提的方案我們認為不適合!如果你有別的想法再另外向我們提出?」
總統(有點沮喪):「好吧!至少我努力嘗試了。我必須說,有些事情,夾在各大國之間真的不好辦!」
科技哲人(理性):「對台灣保持信心吧!我們一直以來也都這樣走過來的。」
總統:「謝謝!」
人文哲人(無奈):「很抱歉,我們的話或許聽起來像是在講風涼話。但不代表我們不知道你的難處,只是在職權上各自責任不同。」
經濟哲人(積極主動):「我答應你,回去之後,我們會試著根據你這次的提案做研究討論,可能的話,也做個AI報告,向你提供大概的建議方向。看看能不能讓你們行政團隊撞出一些執政靈感。」
總統:「謝謝!」
哲學哲人:「好吧!所以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總統:「沒有了!」
哲學哲人:「那我們開始表決吧!針對這次總統的5847提案,開始進行表決!贊成同意擴權的,請舉手。」
(無人舉手)
哲學哲人:「否決擴權的請舉手!」
(五位哲人一致舉手否決)
哲學哲人(也看向鏡頭):「本人在此宣佈,5847提案,被哲人層否決,提案未通過審核。」
議會散會,總統上前一一向五位哲人握手致謝!
大家心知肚明,整場提案直播,就是一場政治表演!對總統來說,他想趁機告訴台灣選民,不是他不做事,而是有些事情,在台灣這種處境下實在不好處理!提案過不過不是重點,重點是透過提案直播與選民溝通。
對整個台灣來說,這是一場與國際大國、國際資本的一次溝通。表明那些恐怖攻擊與遊行示威,並非台灣政府想惹事。也向國際釋出訊號,我們的總統有試圖想解決,我們的哲人層也都有在站在各大國的利益考量。所以請不要懷疑台灣的動機與努力。目前找不到幕後操盤者,那是台灣結構性的問題,並非台灣制度能獨自承載。所以如果大國之間覺得有必要,恐怕還是得你們彼此之間先喬出一種合作方式,台灣當局再來配合。
旭——餘燼‧烈焰
「本文為筆者基於自身感知與觀點,結合與人工智慧(ChatGPT)的持續對話、思辨與交互推演而成。若有偏頗之處,誠盼讀者指正,視為思想實驗的一部分,非終局定論。」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