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長女症候群-第三天
我想是長女的緣故責任感使然,在我嫁給家中三子還是散發著那樣的氣息~當長女嫁給三子,有一種釋放母愛光輝的工作等著我正常發揮,一直保護家人的長女其實也想被保護呀~要扭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大伯離婚沒小孩,二伯當兵時當了爸爸女友生了孩子就不幸去世,在外地工作的他把女兒交給婆婆照顧,我呢?儼然成為家中的長媳~初一十五要拜拜當時住在一起媳婦的我一定要幫忙,大節日拜祖先也要幫忙,中元普渡也要幫忙...然後就看著婆婆的三個兒子好像不干他們事,叫吃飯才會出現!之後我知道他們家跟我們家一樣的是,我是我家長女,三子的老公是他家的長子,兩個沒責任的哥哥有跟沒有一樣,雖然老公一樣是的媽媽溺愛下的產物,兩個那樣的哥哥造就他可以有點責任感還有改造的機會~
跟婆家同心圓的生活兜在一起12年,之後也是一個衝動跟機緣才有機會脫離那樣的共生,只要清楚沒有誰會因為誰而活不下去,不管是長女還是長媳,還是可以繼續盡孝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脫離同心圓的日子才更被珍惜,只是接受需要時間~8年前我們家四口決定搬離婆家娘家較遠一點點的地方,要面對兩個媽的怨懟,他們覺得有被拋棄的感覺,他們覺得甘苦病痛沒人關心緊急狀況沒人在身邊(老公有兩個哥哥,我有兩個妹妹,忽然間我們夫妻都變成獨生子女),當然,為了給孩子有自己的房間我們夫妻的心理空間,其實是老公因為被婆婆的親情勒索才衝動的說:走,我們去看房子~那天下著雨當天就決定買下我們四口的房子,結束那麼多年被認為理所當然的責任。
不管是婆家還是娘家,我這個長媳兼長女,以為的自由當然不會完全結束,是慢慢學習放下,學習保持最好的距離(能喘息、沒罪惡感就是最好的距離),我開始以工作為由沒辦法每週都回娘家不定時不規律讓兩老沒有時間上的期待,不住在一起的婆婆初一十五也只能自己簡單煮簡單拜,婆婆之後都是選在假日提早拜(偶爾還會延後),因為希望兒子孫子可以假日回去,剛開始我們也是會配合,慢慢也學會不固定回去也就少了一點期待~
已經年過50開始知道不管妳是甚麼身分,不要再把所有事一肩攬在身上,其實妳有老公、妳有手足、妳有子女,慢慢分攤一些在他們身上,妳也可以享受一下停在河邊欣賞風景好好呼吸~現在初一十五假日拜拜大部分我都不參與,都是老公回去他家幫忙,我回我家陪媽媽聊天,祭拜婆家祖先我也偶爾請假老公代勞(之前12年我是從未缺席),不要再覺得他們沒有妳不行,保持距離,每次回去都是好聲相待,妳現在開始還不晚,先從消除罪惡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