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書 | 車手
有很多興趣,可以透過碎片化時間去開展,比如寫作,比如閱讀。即使再大部頭的作品,都可以拆件逐步來完成,不必一蹴而就;如果你的理想,是每天有空閑構思題材,發點白日夢,淌漾在飄飄然的幻想中,你甚至都不需要親身參與實踐,只須請靈魂出個竅便可以。
不過有些愛好,卻並不如此。需要人們親力親為,需要定時定候,得花費較多時間與精力,還得受人數空間地點等限制。我說的不是打麻將,雖然打牌打遊戲等集體活動似乎也很符合以上所指。
有人鍾情於車子,他說這是男人的浪漫﹐而我覺得車子在他心中一定地位非凡。因為祖上數代都擔任與車相關的工作,車子養活了他上上下下一家子數十口人,與車同居,跟車出行,車子不單是生財糊口的工具,更是別具特殊感情的存在。
如果愛車是目的,那麼看車、裝車、颷車便是表達愛意的方式。我不很明白,男人們相聚一起啜著咖啡大聊車經,是一種怎樣的快慰體驗。正如我永遠不會懂得,聊女郎嫵媚樣子火辣身材有甚麼樂趣可言。但我尊重。
本來不羈車手,一身自由,飛馳於山野或街頭,從不計較日子與時候。但男子在婚後,更側重家庭的需求。生了孩子之後,更幾乎與車子斷絕交往,好半年都見不上一面。
往日的車手朋友相見打趣:近來出哪款車呀?
他總是笑笑回應:現在最多時間出這款。(伸手一指那輛四輪嬰兒車)
如果真要計算他為家人犠牲了甚麼,大概就是失落了與車相處的時間,放棄了能夠肆意風馳的快樂。駕車是有年齡限制的,尤其是駕駛重型機車,若已眼矇耳聾體力不濟,即使未屆法定歲數,也不宜再馳車涉水翻山。這玩意可真是玩一次便少一次,若然真心愛,這犠牲不能說不巨大。
發現經年過去,他眉角鬢邊已有點泛白,當年風中浪子,風采漸退,孩子確實操勞他不少。如今孩子年紀漸長,雖未到完全自立自理的狀況,但也可以稍微放手。我便勸他是時候多多關顧自己,找回些“個人時間”,別讓身分角色綑綁了渴求。
上一次看見男子,我問他 “欵,還想去玩嗎?”。他說他早已忘了,忘了車要怎麼駕。 我說 “沒關係,找回它,盡情玩。”
“我做好飯等你,玩完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