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 vs. 愛情
讀了 @KJOH 的 七日書之六|曖昧時刻|你是哪一派? 一文,對她的直言敢寫相當佩服之外,也想把心中對 慾望 vs. 愛情 的觀點做個表述。
我在進行觀念的討論或釐清時,總是希望藉由追求事情的本質來進行二分法的簡化。例如,談到欲望 vs. 愛情 的時候,想到涵蓋的層面及具體的作為時,我直覺浮上腦海中對應的兩個詞就是 肉體 vs, 心靈。而最能闡述這兩個對立面具體展現的面相之代表理論,我想到的是「性愛二元論」。
笛卡爾是提出「心物二元論」的偉大哲學家。他在私生活方面,也恰好是一個「性愛二元論」的實踐者,他對女人的觀感與態度,幾乎是將女人的肉體和精神完全分開來。當時歐洲很多名女人,像是 : 艾句容公爵夫人、伊麗莎白郡主、克麗斯汀皇后等,都對他的學識非常青睞與欣賞,但這些雍容華貴的女人都只是笛卡爾的柏拉圖式女性友人,他只和她們討論形上學、數學及一些風花雪月。目前已知唯一和笛卡爾發生性關係的女人海倫,則是一個地位卑賤的的女傭,而且曾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但這小女孩不幸在五歲時夭折。
「愛」通常被認為是精神上的需求與填滿,而「性」則是肉體上的慾求與滿足,笛卡爾將這兩種需求具體且明確地「二元化」,並在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女人身上實踐並獲得滿足。請問大家會覺得笛卡兒是因為思考過度造成的身心分裂所致,還是他很清楚地將自己的身心狀態做適度的分工與切割?
我舉一個小故事為例。當我還在學生時期,某次去百貨公司打工時,某位美麗櫃姐挑逗的問 : 「欸~ 你還是處男嗎?」當時我被問的漲紅了臉。
她繼續追擊 : 「所以你沒有過一夜情? 好丟臉哦?」
我故意正色說道: 「每個人的身體都是很寶貴的,不能因為別人想要就給,男人也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更何況是女生?」
不料她卻嗤之以鼻 : 「甚麼別人想要就給? 是我自己想要享受的,主控權在我手上啊~」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麼爽朗又直接的,年輕女性對自己肉體慾求的開放態度。我被這段對話說到漲紅了臉,到底是因為她的敢說直言,勇於表達慾望令我害羞? 還是自己的性旅程被比下去而自卑? 又或是自己假道學的說教被櫃姐的犀利言論一劍刺穿而心虛? 我已分不清其中的百分比。
我摘錄一段 KJOH 的文字,適足以很文學的說明了漂亮櫃姐的心境 :
愛是一種聚合,而性,有時只是燃燒。兩者並不總是重疊,它們可以偶遇,也可以分道揚鑣。是身體比心誠實得多,它早一步說了答案,只是我還不敢翻譯那答案。後來在職場上打滾多年,總難免要去一些風花雪月的場合。並不是我要幫男人找藉口開脫,在歡場中我們怎麼會不知道根本沒有真愛,但是在沒有愛的基礎上大家還是可以嗨得性致勃勃,這根本不需要勉強,也不用演,一切都只是喚醒動物的原始本能,就這麼自然。
有個機會跟一位風月場所的工作者聊天,她說她高回客率的哲學,就是把自己當作 「最稱職的小三」,不吵不鬧、不求名 ( 名份 )、不求利 ( 不去要額外的小費 ),讓客人上門後只須用下半身思考就好,結果回頭客絡繹不絕。她有何手腕可以如此擺平這麼多男人? 無非就只是看穿慾望與愛情的本質,將肉體與心靈分開處理。某種程度上,跟我在工作上的態度 ( 肉體與心靈也是分開處理~ ) 好像也沒那麼不同,對吧? 😅
說到深處,甚至還看到一篇 "Making love vs. Sex" 的文章,說明 "做愛與性行為" 有何不同,簡直是又再細分,進行 【性性二元論】了~ ( 原文連結: www.marriage.com/adv...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 讀完之後,我只想說,當真的慾望灌頂、精蟲漲腦時,雄性動物們最好可以弄清楚這 11 個差異,掌握這 11 個要訣啦~ 😅 話又說回來,性別平權一點來看,當年的美麗櫃姐不也正是享受慾望而不被道德綁架的代表嗎?
說到最後,並不想來說文解字般地來穿鑿附會這兩個詞的定義與正確使用方式,只想呼應 KJOH 那 "扮演捅破窗戶紙的人,把大家都不敢說的部分直接攤開來講" 的行動。也是一個表達對她文字與態度欣賞的具體行為。祝福大家 "不管有愛無愛,都有美好的性 ; 不管有性無性,都有美好的愛"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