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我一個人的

豈几文
·
·
IPFS
·

上週六 (10/18) 好不容易又自由放風了,我在 Telegram 上給 @Benno@李炜 捎了個訊息,告訴他們我獲得了短暫的自由。為什麼假日要凡其他人呢? 因為跟這兩位在平台上一見如故,彷彿是前世的朋友,再加上後來聽了他們 Podcast 頻道,更想要參與他們的聊天。而且事實上,他們已多次邀約,只是礙於我個人沒啥自由的空間與時間,一再向隅。

有一次一位文友談到 「寂寞」、「孤獨」的話題時,我表示其實我很能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刻。或許有人覺得不可思議或是認為我孤僻,我也不否認。但我綜觀下來,會很希望一個人獨處的原因,是我這大半輩子都太需要 "陪伴" 別人了。主要的對象有三個人:


女兒

從女兒出生後,她就佔據了我大部分的時間與腦容量。從幫她洗澡、餵她喝奶、哄她睡覺、陪她遊戲,這所有的事情我不但無役不與,而且樂在其中。一直到女兒要升小五,她還要求我幫她洗頭按摩時,她媽媽覺得應該要讓她自己洗澡才停止~😅

之前還在外商工作時,常常在哄她睡覺時,我自己就先入睡,女兒也會因為有大人在身旁一下子就睡著,但我卻常需要半夜再爬起來回郵件,不過會因為先補了眠,半夜工作時又有一點精神。

又有一次她記錯鋼琴比賽的時間,在我上班時打電話跟我說當天下午要比賽,我二話不說馬上請假飛奔回去,幫她裝扮好再帶她去比賽會場。一切都是以她的行程為第一優先。

除了特定行程之外,我在假日幾乎不用手機,只為了可以專心陪女兒做所有的事。我覺得因為如此,反而女兒不會沉溺於手遊或社群媒體,但該會的手機功能她也都用得比我還好,所以我誠心建議在小朋友成長學習的過程中,盡量不要讓小朋友使用手機。

2023 年她跟高中同學跨校組隊,參加【司法院大專院校法治教育創新行動方案競賽】,進入總決賽。她一句 : 「可以開放觀眾參觀哦~」我就出現在會場,希望幫他們隊伍打點一些吃的喝的,幫他們加油。結果發現到場的根本都是指導老師或同學,"家長" 身份的只有我一人,但我還是樂在其中。結果他們團隊真的贏得總冠軍,還獲得司法院長的頒獎,當時我真的感到無比的驕傲啊~

去年她爭取到了德國交換學生,我和哥哥決定跟她一起出發,除了陪她到學校註冊及安頓住的問題,順便安排一趟小旅行,我也把這段旅程寫了下來 ( 123456 ),真是充滿了愉快的回憶的一趟遠行。


另一半

自從 2016 年後,我的職涯就陷入一種無量下跌的狀態。後來做的一些都是簡單又低薪的工作,卻也因此換得一些悠閒及思考的空間。我就是在這段期間發現馬特市,並加入平台寫作。

一方面女兒已大,一方面空閒時間變多,我可以開始塗塗寫寫。她發現我其他的隱藏版興趣之後,會特別想知道我為什麼寫以及寫了甚麼,也很鼓勵我多畫畫,甚至把我的畫拿去大圖輸出,變成可以掛在客廳及房間的畫,甚至打算拿去做更多周邊,例如購物袋或是馬克杯。

空閒時間多了還可以多安排出國旅遊 ( 甚至連我去泰國及韓國出差時她都曾一起去過~😅 ) 幾趟的旅行下來,另一半很喜歡聽我吹牛各地的歷史文化與風土民情,因為我以前念書時就喜歡歷史跟地理,有時甚至會認真到連旅遊目的地的語言都可以來上幾句,所以她現在沒事就想買個便宜機票,要我規劃自助旅行。這算是另一種比較愉快的副作用吧~

平時在家時,只要她看財經台的理財節目,她就會叫我分析產業趨勢,或是講解晶圓代工上下游供應鏈的基本知識,每每把我搞得很火大,因為講再多遍她都有聽沒有懂,最後還是只變成了報明牌讓她去買就好,所以感覺連看電視都不得閒~

因為她的工作時間比較彈性,有時候連我下班只須走 10 分鐘的路程就到家這麼短的距離,她都已經在家張羅晚餐,甚至還會質疑我為什麼晚回家 5 分鐘沒報備之類的,所以,太以我為生活重心的方式,讓我真的有點窒息感啊~😅

這一趴寫出來主要是給 Benno 和 李炜 一個交代,為什麼我平常都沒有自己時間的一個說法~ 😅


媽媽

我從小跟媽媽感情就好,寫過一篇舊文 我心中的榜樣 | 我的阿母。 這幾年媽媽年紀漸大,也出現一些健康的狀況。例如兩隻眼睛都動過白內障手術,長期服用降血壓的藥物,必須定期回診等等。基於媽媽對我的依賴與信任,每次她進出醫院都指定我要陪同,這點其實我很開心能被如此信賴,即使現在住的地方跟媽媽有一點距離,但只要有需要,我可以起一大早先回桃園接她,再一起去醫院。我陪她去醫院能舒緩她的緊張,我自己也免除不在場的瞎操心,這是我們母子間共同的默契。

現在我維持每隔一週回桃園看媽媽的頻率。每次一回家,我就陪他一起看電視,聽她叨叨絮絮地說著最近發生的事,也不管我有沒有認真聽或有沒有回應,只要我跟她一起在客廳,她的思緒就可以藉由說話表達或宣洩出來,這樣我犧牲上網抓片的時間就都值得了~

現在媽媽腳趾有灰指甲的問題,目前也都是我回家時,充當媽媽的美甲師,幫她修剪腳指甲並且上藥。看著媽媽的腳指甲雖然一時半刻沒法恢復得那麼快,但至少在我的照料下狀況不要惡化,這就是我的一點點成就吧~


***

總之,我想表達的是,為愛你的人好好的活著,並且貢獻出一點點心力,只為見到他們的笑臉,其實是很有成就感的。只是如果能一絲絲的空檔,我就會希望只做我自己喜歡,卻不一定要得到旁人理解或認同的事,即使是甚麼都不做的發呆,對我來說都是一點小小的奢侈。所以我現在還是活在被愛、被需求的氛圍中,有著一定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並且應該以此感到開心與滿足才對的啊~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豈几文一個只有想法沒有做法的中年大叔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光復節台中輕旅行

【1035 Collab | Hausing Cafe】

食記與遊記
83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