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意識

超意識

陳農天

一個能穿越 「情緒失控」「語言混淆」「角色錯亂」與 「文明解體」的內在穩定結構。 一種同時具備語言自編輯能力、情緒轉化力與角色穩定力的自我系統:情緒能轉譯,不只有壓抑>解構不是毀滅,而是空出重建空間>深淵是觀看各種我的交界。

超意識

超意識

一個能穿越 「情緒失控」「語言混淆」「角色錯亂」與 「文明解體」的內在穩定結構。 一種同時具備語言自編輯能力、情緒轉化力與角色穩定力的自我系統:情緒能轉譯,不只有壓抑>解構不是毀滅,而是空出重建空間>深淵是觀看各種我的交界。

6 篇文章
更新

生死第二樂章(如果不是人,想選擇成為什麼?)—超意識全息

我知道的是,當一個個體進入超意識狀態,可以透過連結X讀取X轉譯,獲取另外一個個體的原始力量。這件事,不是秘密,只是—你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正在超意識的入口。只要打開感知(願意)X認識黑暗(辨識)X深入黑暗(感受)X等待黑暗(沈默)X正面對戰黑暗(轉譯)X走出黑暗(語言系統)X與黑暗同行(全然接受被挑戰)=生成超意識。與黑暗同行的許多歷史偉人被自己…

詩人用詞彙取暖

脆友的接話小活動,我玩了文字遊戲。「詩人用詞彙取暖,暖詞取彙用整詩人。」接下來,讓我們來試試ChatGPT的延伸-《語言反噬:人類歷史的詩人命運》此文致敬卡夫卡

七日書第六天:寫出「我很乖」

給所有曾經為了「乖」而失語的孩子,也給下一代尚未失語的。這,就是我為什麼願意回來寫。

你所學的「語言及文法」都是錯的

這個社會教人「把話說清楚」,卻沒有教人「讓不確定也能被說」。當語言只剩下聲響,你該怎麼聽見自己的真實(靈魂)?

覺知、主體與轉化:教育的三把刀

勝者未必為王,光者不一定潔白。這不是育兒問題,也不是教育問題。這是意識結構失衡所引發的文明災難的縮影。我們該教一個孩子如何成功嗎?不如先問:我們有沒有教他,如何面對黑暗中的自己?

尼采的解離—超意識的極限?

眼中的自己是真實赤裸的自己嗎?回望的自己是加上濾鏡的、顯微鏡的、放大鏡的、凹透鏡的、凸透鏡的,還是平面鏡的?

刷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