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1946
1946 年 10 月,南京。
深秋的寒意已经渗透进国防部大楼的每一个角落,张云峰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楼下凋零的梧桐树,眉头紧锁。无锡试点的捷报刚传到南京,他就被紧急召回,等待他的不是嘉奖,而是一场暗藏杀机的 “质询”。
“张专员,陈部长在会议室等您。” 中统局的联络员面无表情地说道,语气里带着明显的敌意。所谓的 “陈部长”,正是中统系的核心人物陈果夫,现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
走进会议室,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陈果夫坐在主位上,穿着一身深色中山装,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常年被肺病折磨的身体显得格外孱弱,但眼神里的阴鸷却让人不寒而栗。两侧坐着的,都是中统系的骨干,江苏省政府主席王懋功也在其中,正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看着他。
“张云峰,你可知罪?” 陈果夫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云峰挺直腰杆,从容答道:“回陈部长,卑职不知身犯何罪。无锡土地改革试点进展顺利,佃农减租到位,地主利益得到保障,何来罪责一说?” 他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里拿出试点工作报告,“这是无锡试点的详细数据,三个月内,当地粮税增收两成,参军人数较上月增长三成,百姓口碑良好,有目共睹。”
陈果夫根本不看报告,挥手将其扫落在地:“一派胡言!你在无锡擅自抓捕地主,煽动农民与士绅对立,已经引起江南士绅的强烈不满!昨天有三十多位乡绅联名上书,控告你破坏党国根基,你还敢狡辩?”
王懋功立刻附和道:“是啊,张专员。那些地主都是党国的忠实支持者,你说抓就抓,寒了多少人的心?现在苏州、常州的地主都在观望,要是他们联合起来抵制政府,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张云峰冷笑一声:“王省长,那些被抓的地主,是煽动佃农闹事,企图破坏改革的元凶。卑职是依法办事,何来‘擅自’之说?至于江南士绅,荣德生先生就对试点大力支持,难道他不是士绅代表?”
“荣德生不过是个商人,岂能代表江南士绅?” 陈果夫猛地一拍桌子,剧烈地咳嗽起来,旁边的秘书连忙递上水杯。他喝了口水,缓了缓气,“张云峰,我看你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限你三日之内,释放被抓地主,停止无锡试点,否则别怪我按党纪军法处置你!”
张云峰心中一沉,陈果夫这是要彻底否定他的改革成果。释放地主容易,但只要停止试点,之前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民心也会再次流失。他强压下心中的愤怒,语气坚定地说:“陈部长,试点是委员长亲自批准的,没有委员长的命令,卑职不能停止。若是陈部长认为卑职处置不当,可以向委员长弹劾,卑职随时接受调查。”
“你!” 陈果夫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更加苍白。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如此强硬,敢直接搬出蒋介石来压他。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王世和走了进来,对着陈果夫敬了个礼:“陈部长,委员长请张参谋去总统府一趟。”
陈果夫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很清楚蒋介石这是明着在给张云峰撑腰。他狠狠地瞪了张云峰一眼,冷冷地说:“你最好能一直得到委员长的信任。”
张云峰没有接他的话,跟着王世和走出了会议室。走出国防部大楼,秋日的阳光洒在身上,却驱不散他心中的寒意。中统系的反扑如此猛烈,看来江苏试点的推广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来到总统府,蒋介石正在办公室里看地图,看到张云峰进来,指了指桌上的联名信:“陈果夫把这些东西递到我这儿了,说你在无锡搞独裁,得罪了江南士绅。你怎么说?”
“委员长,那些联名信都是中统系煽动的结果,其中有不少人根本就没去过无锡,甚至不知道试点的具体内容。” 张云峰连忙解释,“卑职在无锡,只是依法处置了几个煽动闹事的地主,并没有侵犯其他士绅的利益。荣德生先生可以作证,试点不仅没有损害士绅利益,反而因为民心稳定,促进了当地的商业发展。”
蒋介石拿起桌上的试点工作报告,翻了翻,又看了看联名信,沉默了许久。张云峰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他知道,蒋介石的态度将决定试点的命运。
“张云峰,你做得很好。” 蒋介石突然开口,“土地改革是党国的大事,不能因为一些杂音就半途而废。那些联名信,我会处理,你不用管。无锡试点不仅不能停,还要在江苏全省推广。”
张云峰大喜过望:“谢委员长信任!卑职一定尽快制定全省推广方案,不辜负委员长的期望!”
“但你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蒋介石话锋一转,“江南士绅是党国的重要力量,不能一味强硬。对于愿意配合改革的,要给予奖励;对于暂时不理解的,要耐心劝说;只有那些故意破坏的,才能依法处置。记住,改革要稳,不能急。”
“卑职明白!” 张云峰郑重地敬礼。
离开总统府时,张云峰的心情格外舒畅。蒋介石的支持,是对中统系最有力的回击。虽然陈果夫不会就此罢休,中统系的反扑还会继续,但最高领袖的支持依然让他无比兴奋。他拿出笔记本,在 “江苏试点” 后面写下:“中统系反扑激烈,需争取更多士绅支持,稳固委员长信任。”
回到宿舍,张云峰立刻给荣德生发了一封电报,请他帮忙联络江南的开明士绅,宣传试点的成效。他知道,只有得到更多士绅的支持,才能彻底粉碎中统系的阴谋,让土地改革在江苏真正落地生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