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学会了如何爱自己
(一)
最近,S先生去外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骑行,而后又回爸妈家待了一周。
两周没能见到他,让我觉得非常烦躁。
烦躁的点在于,我认为他似乎,没有我想见他那么想见我。这让我觉得,在他心中,我的优先级是次要的。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开始折磨他,也折磨自己。
S先生每天有空的时候就会陪我说话,但我依然觉得不够。我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因为他是离开的那一个,他就该忍受我这种因为想念而产生的愤懑情绪。
我总是阴阳他,说他留下我一个人在上海,自己回家享受假期。
说真的,我自己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能如此长久的陷入那种自恋受损的情绪。
对,没错,就是自恋。
我真的有那么想念S先生本人吗?当然是的,但这不是全部的缘由。只是我觉得自己的全能自恋受损了而已。因为我把确认自己的魅力与价值这件事儿全然寄托在「他是否陪伴我、是否满心满眼只有我」上面了。
于是,一旦他因为别的行程或事情离开我的时候,我就狂躁不已。
因为证实我存在的客体,也就是S先生,离开了。
于是,我的自恋无处释放,并且觉得这一切都是他的错。
但凡他超过一段时间没回复我的消息,我就处于崩溃的边缘。
为了调整,我甚至把他的信息设置了免打扰,每隔半个小时看一次,以免时时刻刻陷入那种情绪。
这类情绪就像沼泽,我越告诉自己,要逃离,要去做自己的事情,但,就是越陷越深。
直到昨晚,我们两个人紧绷的弦都在一个时刻断掉了。
他再也没有多余的气力去接住我的情绪,帮我消化这些感受。
而我,也终于醒悟,发现原来这一切本该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课题。
(二)
我希望有一种toxic、没了对方就会死掉的、永远绑在一起的病态关系。因为这样强烈的纠缠才能让我觉得自己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
为什么?
因为我还没有找到自己可以醉心一生去付出的事业,我的天命。
现在的工作得过且过,只是为了满足我基本的生存与归属需求罢了。
作为一个沪漂,即便有了房子,我在这里也是没有根的无脚鸟。即便有朋友们的陪伴,但这些依然满足不了我无尽的思绪与分享欲。
我需要陪伴,需要那种超越日常的情绪感受,将我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给予我意义,让我感受到身处聚光灯下的快乐。
眼下,只有爱情,只有病态的依恋可以满足我这样的需求。
我曾说,S先生只是我找的对手戏演员罢了。他不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至少,在我过去几天中最痛苦的时候,我想着,不如结束这段关系。
对,如果太痛,我宁愿结束这段关系。
可是,这种痛苦又让我欲罢不能。至少,痛苦好过无聊。
我想起欲望都市的Carrie和Big,她们纠缠了六季的爱情,Carrie崩溃又重建。我打开「I will survive」的音乐,幻想着自己浴火重生的画面,并且幼稚的想要把这首歌分享在朋友圈,并设置为仅S可见。
幻想着告诉他,看吧,没有你我也可以过的很好,I will survive.
我可以给自己买花,可以给自己做好吃的饭菜,可以让自己快乐。
现在,我不要你了。
剧情在我这里千回百转,在S那里却是莫名其妙。
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自己莫名其妙。
(三)
我一直在霸凌自己。
我总说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没有金饭碗的稳定工作;没有按照爸妈想要的节奏去乖乖结婚生子(对,我是不婚不育主义)。
在世俗意义层面,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我总是优先看见自己的不足,自己的不是,并且不断痛骂自己,你为何如此。
然后第二天,继续重复前一天的不作为,像机器人一样完成上下班打卡,然后用恋爱打发剩余的时间,做一只掩耳盗铃的鸵鸟。
我还学会了用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告诉自己,躺平又如何,活着本身就已经很厉害啦。
但其实,那一点也不是我的价值观,只是我虚假的、夸赞自己的方式。
对自己,我内心里是非常不齿。
就像现在,在这篇文章里,我依然在数落自己,妄想着,是不是可以把自己骂醒。Don‘t be a baby.
有天,我试着夸夸自己,给自己培养一些自信。
好歹,我也是本硕211的学历,面容姣好,基本素质过关,爱思考、爱写作、爱摄影、爱运动。
我对自己是很有要求的(即便还没达到)。
如果让我给自己过去的人生打分,我还是可以给出一个不错的及格分数。
可这些过去的事情,根本无法安慰到我。
自信需要建立在成果之上。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把自己从过去的泥泞中连根拔起。可我现在,只是一片空中楼阁。
我太久,太久,没有创造,没有生产一些我自己能看得过去的东西了。
(四)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需要一个机会,让我去大展宏图。
我似乎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可我却惧怕主动去寻找,因为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
只要不尝试,虽然不会成功,但好歹不会失败。
我把被拒绝、被无视看作是洪水猛兽,仿佛外部的这些反馈瞬间就能突破我精心搭建的堡垒。
这跟我对S先生的情绪索取是一致的——我把自己的价值,嫁接在了外部。
在我的内心里,我是不信任自己的。我需要来自外部的认可,才能给自己建立信心。
比如,一个不错的offer,比如一句你真棒的夸赞,比如秒回消息的爱意。
然而这些不是我能控制的,它们不该成为我价值感的来源。
自我价值感,应该是,即使这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能确信自己是存在的。
《来自星星的你》中,男二找小时候的千颂伊拍了巧克力广告,捧红了她,于是欣喜的来到千颂伊面前邀功,希望得到千颂伊的感谢。结果千颂伊说,你应该感谢我,是我愿意拍这个广告,才让你家的巧克力卖的这么好。
男二直接呆住,并且无法反驳。
我也是,我震惊于,居然还能这样理解。而且非常的合理。
没错,就是因为千颂伊代言,巧克力才大火的。是因为千颂伊本人足够有品牌效益,才促成了这一切。
不一定是巧克力,千颂伊选择的,就会火。
这是一种极高的、令人艳羡的配得感。
那我呢?
如果一个小孩,每天听到的只有辱骂:你还不够好,你怎么这么愚蠢、懒惰。她会怎么想自己呢?
如果一个小孩,每天听到的是,你真自律,完成了自己跑步5km的目标!你可真棒,即便疲惫却还是坚持完成了今天的工作;虽然这件事没做好,但你知道复盘是哪里出了问题,下次可以做的更好,也是好事!——她又会怎么想自己呢?
「不要以小见大的全盘否定, 不要虚伪的夸赞,而是真诚的看见对方。」
这是我一直以来,希望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
那现在,我长大了,为什么我却成为了那种只有辱骂的苛刻父母呢?
(五)
爱情的确可以让我洞察自己。
至少让我发现了,原来我的自信与自我价值感,这么孱弱。
通过痛苦碰撞出来的,是我从来没有真正认可自己啊。
我从来没有夸赞过内心的小孩,没有真心夸赞过,也没有认真的指出她的问题,告诉她该怎么做。
我只是一味的谩骂,通过宣泄不满的方式,减弱自己的负罪感。
可这不过是倒行逆施。
总希望另一个人能看见自己,但,我自己真的看见我自己了吗?
看见我的脆弱、我的梦想、我的不安了吗?
如今,我快三十岁了,决定了不生小孩,此后,我就是我自己的小孩,而我,也足以成长为自己的父母。
我又该如何对待自己、养育自己、帮助自己建立真正的价值感和自信心呢?
其实很简单,根据马斯洛需求层级,一层层做起即可。
1、生理需求
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吃饭、睡觉、走路、运动、正念、冥想,确保身体和心灵的健康。
吃饭不仅是身体吃饭,心灵也是。要给心灵喂养正向的、富有能量和生命力的事物,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守护自己的心灵能量。
2、安全需求
经济独立,保障自己良好的现金流和资产储备。房产、现金、股票…
参与基本的社会工作以获取财富资源,理性消费,定期储蓄对抗风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否则养育自己无从谈起。
3、爱与归属
家人、朋友、爱人都很重要。他们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支点。
但是,经历个人体验,我仍然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爱,成为自己的父母,真正学会爱自己。
如何爱自己?——看见自己,认可自己。
看到我做到的事情,真心为自己开心。
看到我没能做到的事情,分析原因,下次做的更好。
对自己严厉,成长就是要战胜痛苦,不能太过矫气。但严厉是形式上的严厉,而不是谩骂。
对自己大方,不能成为小气的父母,觉得这也没必要、那也没必要。经济独立不是为了成为守财奴,钱只是地球Online的工具,一定要给自己留出必须花的「自我成长」预算。
爱自己,不做不自爱的事情。比如熬夜、胡吃海喝、抽烟酗酒…拒绝!
对自己松弛。紧张和松弛都需要,不然弦会断,要允许自己在状态不好的时候适当休息,休息亦是为了更好的出发,让自己走得更远。
最好每天留出时间,写成功日记。不无脑夸赞、无脑埋怨,客观、真实的看到自己。
直到认可自己变成一种肌肉记忆。变成内心的底层代码。
「我知道我可以做到,即便现在不行,通过我的努力,以后也行。」
自此,便不再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证明自己。亦不需要假借他人之手去爱自己。
因为,没有谁比我,更了解自己。
爱与归属,自己给的才最稳固。
4、尊重需求
很多人会说,我已经很尊重自己了。
但,设想一个场景。
假设我们跟朋友约好了第二天几点去哪里,没特殊情况基本都会准时赴约,因为怕给他人留下出尔反尔的不好印象。
但面对跟自己的约定呢?比如订好了第二天早上九点要去跑步,很多人醒来的时候,就会说,算了,下次吧。好像跟自己的约定就是可以随时推掉,这不就是在给自己心里暗示:我的优先级在最后吗。
这必然不是对自己的尊重。
自己都跟自己失约,又怎么要求别人一定要重视自己呢?
定好的事情,就去做。哪怕只做到60分,也比0分好。
就像认可自己要成为肌肉记忆一样,尊重自己也是,从完成与自己的每一个约定开始吧。
当然,跟自己的约定不能太离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这是在「看见自己」的时候需要明确的。
5、自我实现
你能说出自己的梦想吗?并且在说出来的时候不顺便给自己泼一盆冷水。
你有想要实现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吗?还是只是每天做梦。
能达到这个层级其实是一种全然的privilege,不仅是社会阶级层面,更是个人心灵层面,能否真正突破桎梏,达成更高的成就。
挖掘所爱,知晓天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准确的说,我至今无法说出,我这一生一定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或许我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写一本书,拍摄一部片子,举办自己的摄影展,创造美。
但这些都只是形式,目的还是在于,我想表达自己。不论是通过摄影还是写作,我想要传递一些,真实的、富有美感的东西。
具体来说,大概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然后看看,命运会把我带向哪里。
照顾好自己,看见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
即便现在不知道具体的梦想,我想我也走在靠近它的路上。
因为,好好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自我实现。
(六)
写到这里,我也通透了许多。
S先生今晚会到达上海,我们也终于可以结束两周的异地。
但现在,我已经可以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的需求,学会尊重自己、认可自己、爱自己了。
好像,即便再来两周异地,也不是不行。
总之,我不会再把自己的课题丢给S先生,让他帮我解决这些黏腻的情绪。
因为,没有谁比我,更了解自己。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