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识篇】你真的认识自己吗?
你真的认识自己吗?我猜你心中的答案是 “这不废话吗,我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当我问,你喜欢吃什么时,对话突然变得安静。当然除了那些正在经历迷茫的人,可能心中也在寻找答案自己到底是谁。
今天的话题,你真的认识自己吗?先说定义,“认识自己” 是指你能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什么,而不是心想着 “我应该是这样的人” 就定义认识自己。比方说我问你喜欢吃什么,你可能回答 “我喜欢吃炒饭”,但实际上我每次我和你出门吃饭时你都选择炒面。是的,可能我在问你的当下你可能想吃炒饭,也可能你能有理有据的说喜欢吃炒饭是因为口感粒粒分明,但你表现出来的却与之相反。说到底,你不是特别喜欢吃炒饭,而是炒面。
那么非得真的一定要固定自己喜欢的事物吗?我不会强迫你从小到大都保持,但重点是认识自己,去想象一下为什么以前你喜欢炒饭,而现在喜欢炒面,里面一定是有个原因导致的。有可能三个月前你的确喜欢炒饭,但今天喜欢炒面会不会是因为迟到好吃的炒面?还是老板的热情?就像我小时候不喜欢苦瓜,但长大了却非常喜爱。记住,重点在 “认识自己”,成长是变数,会让自己变得不一样是很正常的。
所以为什么要认识自己?第一点是为了做出不后悔的决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正是因为不认识自己,你做出的选择才一次又一次的不满意,也不喜欢。拿回上面的例子,你明明更喜欢炒面却点了炒饭,结果就是瞪着别人的炒面流口水。当对自己认识不足时,往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都可能违背潜意识,甚至会懊悔。但这不是你的错,你只要清楚的知道这个感受后,你便会更加的了解自己。
第二点自然是为自己规划。规划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分支,像是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社交规划、甚至只是简单地日程规划。先谈几个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吧。首先人生规划需要对自己的大量并且精准的认识,这方面我只能说非常困难,最多只能做到浅浅的规划,毕竟你的人生还很长,变数太多,也许今天适合你的事情在几年后却改变了。规划人生也只能做个方向规划,像是我喜欢金融行业,但金融却又有股票、融资、风险、贷款那么多的项目,又该怎么办呢?就走一步算一步吧。社交规划则是你适合与哪些人交流或者待在哪些群体里。以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安静,我更喜欢单独与一个人进行心比心的交流与成长,于是我会避免自己到一个有十几人的团体里进行社交,因为这对我来说太痛苦了。
第三点便是提升自我存在感。如果你觉得随波逐流很适合你,只想混入人群中,消磨人生中剩下的时间,我不反对,毕竟活着的意义在某些人的眼里就是消磨时间,死后一切与你无关。但如果你觉得这与你想要的恰恰相反,认识自己能强化自我意识。再拿我自己来举例,我偶尔的会感到迷茫和焦虑,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到底有没有意义,就好比我在写这篇文章一样。但思来想去,我只是想整理自己的思绪,并且我享受这种过程,所以我又坐了起来,接着敲打键盘。最后我促成了这篇文章,并且感到满足。因为我喜欢,所以我去做了,所以不再迷茫和焦虑,不会胡思乱想这到底是对我有没有帮助,因为在提笔到搁笔的那段时间,我就已经很开心了。但如果今天让我去做一份我根本不感兴趣的工作,像是销售,我只会感到更加痛苦和迷惘,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同样的,当你更加认识自己时,你便能大声的说出自己喜欢什么,更加自信的描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感到迷惘,因为你已经清楚自己是谁,该去干什么。
说到这里,当你问我有多了解自己呢,我只能说 70% 吧。我只能说一个人是不可能完全的了解自己的。虽然我不是特别清楚其他人有多认识自己,毕竟能问出这种问题,想必关系已经非常好了。既然不清楚,我们先找出原因吧。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不认识自己?开头有说了,成长是变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认知可能跟不上变化的速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越来越少。试想一下最后几次你与朋友之间的对话是不是都在谈 “去哪里吃饭?等下要干嘛?去哪里玩?”这些表面的话题。当你抛出,“如果给你实现梦想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他们可能敷衍的回答,直到有一天在酒吧才开始谈心。当然,除了与人交谈,与自己对话也是一种深度交流。我能明白,有些人忙碌奔波了一整天,筋疲力尽到头就睡,没多少世界去与自己对话。但我还是得说,必须为自己抽出一点时间,哪怕一个月仅有那么两三天也好。
说到底,不理解是因为少思考,少沟通。如果没有自己的方法,可以跟着一步一步去发掘。首先第一步,找到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如何看待一个事物、现象甚至是世界的观点。比方说他认为饭能吃饱就好,但我的价值观是饭应该要营养均衡。如果想不到如何开始,不妨试试看反思最后一次带给你心情波动的事情,像是开心或者愤怒。第二步,探讨自己的兴趣。这方面就非常简单,你平时做什么最有动力、做什么时能做到忘我,忘记时间的那种和对哪种事情充满好奇,想知道所有。第三,去研究MBTI。虽然很多人说二分法并不准确,但在我眼里,MBTI只要是能精准回答,并且能正确理解每个字母和排列代表什么,其实结果是什么人格也不是特别重要。能先理解 Ne & Ni 和Se & Si 才是正确的开始。第四部,理解身理上的变化。前面三步都是属于内心的想法,而这一步是外在的能力。例如,一天需要睡多久、一口气能跑多快、什么情况下会精力充沛,这一些都能让你去规划如何分配能量、生活作息等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