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演唱會隨筆。
下班時間一到,身體不聽使喚地動了起來,比往常更急切。
心裡像被什麼推著走一樣,等不及想參加接下來的演唱會。
抵達時,現場已經聚滿人:有人發應援、有人等朋友、有人拍照留念。
我站在周邊販售區尷尬地比劃,匆匆結帳退到一旁。
一個人在這麼熱鬧的地方排隊顯得突兀,卻還是努力買到了。
脖子上掛著剛入手的應援毛巾,像防護罩般,給了我整場的安全感。
臨近開演前,前方紅色座位逐一被佔滿。
情侶們的笑聲,與即將響起的傷心情歌形成反差。
我身旁是一對好朋友,興奮得不停輸出對演出的期待;
零星的觀眾則靜靜等待,像是帶著各自的故事赴約。
空氣裡漸漸擠滿各式各樣的情緒。
五樓的位置雖高,卻沒有想像中的危險。
反而能清楚看見舞台,台上小小的人唱著最傷心的情歌。
開場是熟悉的小短片,但這次沒有開場白,而是直接切進歌曲。
一連串唱了好幾首,本以為會有談話時間緩衝,卻毫無預警地被一層又一層撥開心臟。
真慶幸自己帶了面紙。
腦中明明什麼畫面都沒有,眼淚卻止不住。
或許是被溫暖的歌聲安慰,也可能是被那些似像非像、彷彿對我喊話的歌詞擊中了內心。
散場時,胸口仍覺得好滿又好空。
像是去了一趟無菌室,還沒適應氣味與空白,就被推了出來,只留下想再回去的渴望。
很喜歡演唱會最後落幕時大螢幕上的那句話——
「如果傷心是一首歌,也要讓它很動聽。」
這句話和我的想法有點異曲同工:即使結果不如預期,那些過程裡得到的也值得好好收藏。
我想給它們一個完美的安身之處。
至於放下與否,我暫時還說不準。
2025.09.26 |川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