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第二天的guideline
人生中有哪一次,是你作了一個「重構生活」的選擇後,覺得終於做了順從自己意願的事,又或是有對得住自己的感覺?
分享一下你重構了甚麼,它可以是任何一個部分,它如何影響著你?即使是一件小事也可以。
順著昨日提及想要脫離的身份,歷經那麼幾段低潮,還記得每次的結尾,幾乎都是媽拿著一些在員林燉好的飯菜,到台北挽救我失序的生活。很感恩每次媽回來台北的時機都是這麼剛好,正好都是我最煩躁、忙亂的時候,他替我洗好亂糟糟的衣服床單、打掃家裡,又為我煮好每一頓飯,連煩惱晚餐吃什麼的力氣都省了。
媽短暫來又離開後,大概都會讓我秉持感激之情,下定決心好好過日子,好好做起家事、幫自己準備每天早餐、水果。雖然永遠不及媽對整潔、營養的高要求,但也算是有想要朝著他的生活方式學習,一步步實踐中。
這個過程,最美妙之處莫過於,逐漸重建一種生活的秩序,星期一早上起床先把髒衣服丟下去洗衣機洗,以等待洗衣的四、五十分為限,完整吃完早餐、吸塵、澆花,好好坐在書桌前讀完每天設定好、一點點的閱讀進度,然後寫個筆記,差不多就會聽到逼逼逼的提示音,乖乖去曬衣服。
其實說起來一點也沒什麼,但真的願意負責任地面對本來混亂的生活,整理起所在的小窩,我連拿起拖把與桶子去裝水拖地,都需要好多的心理建設與準備。
所幸,一步步,那樂意賞賜恩典的主幫助我,伴我重整生活與思緒。拉開窗簾,又是新的一天,不論外頭依舊灰濛濛滴著小雨,還是如今天,難得日頭微微賞臉,我都比以前更存感激與敬畏之心,繼續思索關於生命的一起,敞開心讓環境、書本、身邊各樣媒介對我說話。
重拾我那破碎不堪的生活也不見得隨時都順遂,一不小心,又會容易掉回自己很討厭、四分五裂的樣子(畢竟像條蟲無所事事極度舒服)。不過現在好像越來越能在生活上,一點一點奪回支配的權力,偶爾還想繼續耍廢,但看了一下時間,就會決定放下各種電子裝置,也許出門換個環境,也許只是乖乖坐到書桌前,打開電腦開始做正事。
每當又成功跨越我的懶惰、想繼續耍廢的慾望,我真覺得我好似打贏了什麼勝仗,每日,在看起來平凡不過的星期一二三四五,其實都需要無比勇氣與力量,向叫我順著本性發懶的舒適感誇勝!(懶惰將帶我滅亡是不是)(怒!)
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還在學怎麼重建生活秩序。好難。我想到小時候在主日學唱的詩歌: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連想要堅持的意志力都不能只憑自己而來,yeah, so true.(喔對了,也許這七天的寫作練習,也可以算是某種幫助我重建寫作秩序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