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何瑞珠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ISCN
iscn://likecoi...EU/1

《定風波》:一場被掩蓋的屠城

何瑞珠
·
·
這部劇走的是「懸疑破案」路線:一宗宗奇案接連出現,主角像柯南一樣,能從細節中抽絲剝繭,逼近真相。劇情設計環環相扣,反正「還沒找到兇手」這個勾子,總是會讓人欲罷不能。

我看的陸劇不多,但最近看了《定風波》。看到片名時,以為內容應該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達觀蘇軾,結果完全不是。

這部劇走的是「懸疑破案」路線:一宗宗奇案接連出現,主角像柯南一樣,能從細節中抽絲剝繭,逼近真相。劇情設計環環相扣,反正「還沒找到兇手」這個勾子,總是會讓人欲罷不能。

****** 底下劇透警告





企圖顛覆國家的古裝劇

但真正吸引我的,其實不是兇手究竟是誰,而是整齣劇的核心梗涉及一個,二、三十年前的屠城慘案,當局用種種方法去掩蓋這段歷史,讓全國人民呈現歷史真空或知道些許梗概的也都被禁言禁聲,由於部分倖存者(們)極度不滿,覺得一定得出來復仇,而他們的仇人,也就是之前下命令屠城的皇帝已經死了,所以他們的復仇目標,就是奪取現今的政權。

原來這是齣企圖顛覆國家政權的劇,最後,可想而知,如果要通過中國的審查,顛覆國家當然會失敗吧?!(這真的算破梗嗎?但這不是還沒看,就已經知道的結果嗎?這裡可是中國耶。)

這樣的情節,讓人很難不聯想到現實。台灣的二二八事件,正是因為官方長期壓制,導致真相被掩蓋,留下的是一整代人的猜測與痛苦。對岸觀眾,如果能僥倖逃過官方洗腦的,可能會想到六四天安門,或者是新疆的再教育營。歷史被抹去得越乾淨,留下的疑問和創傷反而越大。

從歷史到個人:仇恨如何養成

劇中的大反派夜煞,並不是單純的「邪惡化身」。他的成魔,是歷史創傷與孤兒境遇共同造成的。失去家園、背負仇恨,再加上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受虐和不滿,這樣的背景讓「復仇」和變成殺人魔,成為他唯一的選項。

這一點,其實比單純的「善惡二元對立」更深刻。它提醒我們:掩蓋真相,虐待兒童,蒙受不白之冤的創傷,只會逼得受害者一步步走向極端。只要有一個人掉落成「殺人魔」,整個社會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屠城的「合理性」?

隨著主角們查案,最後真相揭曉:屠城的導火線是「疾風丹」——一種能讓士兵短暫爆發、以一敵十的藥。問題是,藥效過猛,導致士兵集體發瘋,濫殺無辜,甚至咬人傳染,疾風丹原來是讓人極速發瘋?為了避免瘋亂擴散全國,皇帝和高官們商議後,只得下令「犧牲一城」來保全天下。

這樣的設定,讓屠城從單純的「暴政」轉變成「兩難選擇」。相比動不動就有喪屍爆發的無腦喪屍劇情,《定風波》的安排更有邏輯,也更能讓觀眾理解,悲劇的發生或許並非罪大惡極,有時只是一連串的錯誤判斷。

借古喻今的力量

在中國嚴苛的審查環境下,“定風波”還是能以古裝神捕查案的方式,不直指現代敏感事件,但觀眾應該能從故事裡讀出對現實的聯想吧?!

歷史告訴我們:遮掩與重寫,或許能暫時壓下真相,但無法消除創傷。被壓抑的記憶,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化為復仇、反抗,甚至新的暴力循環。陸劇雖然有政府的重重限制,但總能另闢蹊徑,沒有寫實的指涉,反倒令人想到更多,就算觀眾啥也沒想到,但辦案的曲折離奇至少讓觀眾滿足了看故事的基本需求,一齣吸引流量的好劇,說好故事是最基本的。

雖然是齣古裝劇,但“定風波”片尾曲竟然是一首充滿現代感和重節奏的Rap,只能說中國古裝劇真的包容性很強。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