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碎身光焰 Suishen Flam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炮打當代中國道教——我的一張大字報》

碎身光焰 Suishen Flame
·
·
「言不由中,德不由道,是名偽人,雖禮三千,終歸地獄。」——《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禳災度人妙經》

  這些年,從中央統戰部、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到中國道教協會,再到各級民宗辦,一起喊著什麼「道教中國化」「道教現代化」,喊得震天響。結果呢?就是一場又一場官辦研討會,一篇又一篇空洞文件,搞來搞去,搞出來的不是現代化,而是一場政策驅動下的假戲真做。

  這不是護道,而是殺道;不是現代化,而是一場精神殘害。

  而他們卻自詡正統、自居權威,沉默以對、配合表演。若我今日的語言顯得激進,那只是因為這片土地上的沉默,早已成為災難。

  所謂「道教現代化」,到頭來成了什麼?上有指令、下有配合,中間夾雜著數不清的「道教工程」:景區化的宮觀、表演式的講經、攝像機導向的法事直播,再加上一層層擺拍的「舞台道教」——修行的靈魂被逐出正門,只剩幻象供人參觀、供權力裝點門面。

  新道家這邊,看似搞出一點東西,什麼自然辯證法、道家本體論,或者把「無為」拉來和無政府主義對比一下,乍一看像是在做跨學科,其實多半只是學術包裝遊戲。說是創新,實則只是把舊詞翻炒一遍,再貼上幾個當代詞彙,發篇論文刷點存在感。這套路子理論體系沒成形,實踐根基也缺得很,說穿了就是學院式表演,動不了真問題。說是創新,不過是舊詞翻炒;看似跨學科,其實是術語堆疊;以為在「繼承」,其實不過在消耗它的最後一點余溫。

  真正該動的,是那塊早就被冷落、噤聲、污名化的硬骨頭——內丹。但敢真正動它的人?沒有。沒人問它怎麼介入當代思想語境,怎麼與現代哲學、精神分析、感知政治發生碰撞。也沒人思考它對當代主體、身體觀、修行倫理可能構成什麼挑戰或啓發。所有人都選擇繞過、無視,生怕打破眼下那層虛假的「文化傳統」表面和平。他們根本不敢直面一個問題:如果內丹真能重啓,那誰還需要他們的制度、學銜與「合法性」?所謂「創新」,不過是詞彙包裝的障眼法,自我感動的演出,從不敢真正「開礦」。而真正「開礦」——不是挖掘術語,而是穿透符號、直擊根本——才是思想者與修行人的責任。

  再從科學層面看,你看看西方。美國心理學界早在上世紀就從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中系統挖掘出冥想技術,發展出所謂「正念」(mindfulness),再用神經科學、實驗心理學一整套方法去做實證、做干預、做臨床,最後推向全球市場與醫療體系。最典型的例子是Jon Kabat-Zinn 所創的 MBSR(正念減壓療法),不僅被納入哈佛與麻省理工的醫學研究體系,更被推入英國 NHS 公共醫療、美國退伍軍人心理重建,甚至聯合國的心理健康培訓計劃中。

  而我們呢?中國佛教對自家修行法門理解早已支離破碎,道教更是自廢武功。內丹明明是整個修行體系的核心技藝,手裡握著世界級的心身工夫寶藏,卻被壓在歷史角落。當代學界與政策系統非但不研究它涉及的神經機制、身體調節、自我調控等路徑,反而將它徹底邊緣化、禁聲化,完全與現代科學脫節。他們口口聲聲喊「講好中國故事」,卻把最有可能成為普世思想資源的內在工夫封存為禁忌。他們日夜談「文化自信」,卻連「信」的內核都不敢觸碰。他們妄稱是傳人,其實只是掩埋者——荒唐至極。

  他們這些人,口口聲聲說是在「弘道護道」,實則不過是把內丹的實踐潛能封存起來,把道教的思想火力閹割乾淨。整個傳統就這樣被他們推向語言空轉、形式繁殖、精神枯竭的死衚衕——一邊喊著「與時俱進」,一邊做著自廢武功的事,說到底,他們怕的不是傳統失傳,而是真道一旦復活,將動搖他們的話語權與既得位置。

  其實他們就是庸蠹。既沒道心,也沒學識;既沒創造力,也沒反思能力。他們不是傳人,而是這場文化去勢與象徵枯竭的操作者,是精神荒原里滋生的蛀蟲,是制度性遺忘的技術員與共犯。

  若我們這一代人不把這句話說出來,它就會被永遠噤聲。而他們——說不出口,也寫不出來,因為他們的語言里,從未存在過「真道」。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