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弗语是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帮派文化之3——商鞅杀江湖

弗语是
·
[摘要]:商鞅并非冷酷法家,而是勇于断根的制度工程师。他用连坐制取代株连,用什伍打碎宗族,用军功瓦解血统,用制度割裂帮派,用契约重建国家。他的每一步,都是对儒家帮派逻辑的痛击。杀江湖,不是暴政,而是国家现代化的起点。

导语:断血统,裂宗族,杀江湖

商鞅不是改革家,他是历史上最锋利的“断根者”。面对根深蒂固的儒家帮派文化,他没有选择妥协,而是选择连根斩断:废宗族、分什伍、重军功、薄血缘、重契约——把一个伦理宗法国家,改造成了战斗型的现代国家。

而这一切,正是为了杀掉“江湖”——杀掉以血亲为纽带、以宗法为掩护、以伦理为装饰的帮派式社会。

第一章:儒家之江湖=血统帮派的温床

儒家文化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核心是宗法。

  • 父子连心=宗法帮派的基本单元;

  • 三年之丧=延长父权、延宕交班;

  • 孝悌伦理=让子孙为“老大”殉职。

在这样的结构中,家族即帮派,礼制即规矩,血统即资源分配的标准。孔子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实际就是:唯有忠于血亲,才能进入权力网络。

这不是家,这是“合法化的江湖”。

第二章:连坐不是株连,商鞅的设计逻辑

儒家文化的“株连”制度,是对异族、异党、异血统的血腥报复。而商鞅的“连坐”制度,却是彻底重构社会的责任机制:

项目 商鞅“连坐” 儒家“株连”

起点目的 防患未然、全民负责,提前消灭潜在恶行 斩草除根、血脉清洗

社会功能 建立责任共同体,人人相监 巩固权力正统,清除血统异己

面向对象 平民军户组织化 针对贵族血统与宗族网络

是否制度 明规则、可预期、可执行 选择性执法、恐吓示众

结果导向 以民防恶、上下同责 政治迫害、压服潜敌

简言之,商鞅连坐,是制度;儒家株连,是杀戮异己

第三章:废宗族,碎家谱,人人归国家

商鞅的最核心制度不是“连坐”,而是“什伍制”——用十户一伍、五伍一什的方式,将人民从血缘中剥离出来,重组为国家控制下的新单元。

  • 谁没报告犯罪,连坐;

  • 谁有军功,就得爵;

  • 谁没有田、没有劳役记录,不得保伍。

这种设计不为暴政,而为“断江湖”:不许你再躲在“家族”里犯罪,不许你再依靠“祖宗”不劳而获。

第四章:军功爵制=功劳比血统更重要

在儒家逻辑里,只有贵族才能受礼、享祭、说话。

而在商鞅逻辑里:

  • 杀一敌得一爵;

  • 爵位决定田宅;

  • 爵位决定口粮。

血统不再决定地位,军功才是新身份。于是,全民皆兵,贵族落泪,国家机器从江湖手中夺回了“封赏权”。

第五章:从大帮派到新国家——杀江湖的政治后果

商鞅的制度设计,不是为了“酷法治国”,而是为了“铲除老帮”。他的所有激烈手段,都是为了摧毁孔子那套“帮派文化”的温床:宗法、孝道、血缘、道德绑架。

他不是恶吏,他是铲除帮派文化的清道夫。

而清除之后的国家,才可能真正把每一个人从“人情网络”中释放出来,进入“国家与个体”的新关系。

2025年8月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