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適應不了的上班生活

Reclaro
·
·
IPFS
·
算下來很快就是畢業三年、上班三年的日子了。

算下來很快就是畢業三年、上班三年的日子了。

剛開始上班的兩年好像在疲憊中還能帶有一些新鮮感,又因為公司的同齡人很多,大家還算能在歡聲笑語裡的職場裡結識。

但是,我始終覺得我跟這個公司、或者說職場本身隔著一層厚厚的牆壁。一來是我進公司的早期並沒有獲得很好的項目而只能在公司不同的項目中流轉打雜;二來是即使之後進了一個比較好的項目、我也無法像其他同事一樣擅長於職場裡的「向上管理」:我更習慣於停留在止步於同事的關係,很難跟同事發展到公司之外的私人情誼。這樣的結局是同項目的人明顯跟幾個經理混得更熟,很早就泊好了碼頭,而在預算沒那麼足夠的情況下,我就只能是再次離開這個項目。

我承認這是一種「社會化程度」不足的體現,或者說就算上了三年班,我也沒有完全擺脫「學生思維」,沒有適應這種上班生活。這種不適應在剛開始上班的早期通過休年假出行,離開上班的環境來逃避情緒。但這始終不是真正的解決方式。到了快到三年的時候,僅僅是休假出行也很難改變我從上班中累積的內耗情緒。我開始更頻繁地逃離香港、週末坐船到都市外的離島靜坐一天、乘高鐵到深圳或是廣州自己行一天街、亦更痴迷於消費,理由是「每一筆消費是為了讓我多活一天」。

在上班這三年的日子裡,我內耗於察言觀色,從同事的言行舉止去推斷他們對我的印象,因為擔心說錯什麼而不敢開口;也內耗於工作進度趕不上、以至於完全吃不下飯、在整個飯點時間惶恐地趕進度。我告訴自己在同齡人更多的企業裡就是會有更大的同齡人壓力,沒必要因為比其他人差而內耗,但情緒上的不安感還是一直存在。偶爾有去客戶辦公室工作的時候反而是最令我覺得放鬆的時候,因為我終於能以自己的節奏和步伐去安排工作進度、不用考慮周圍同事的存在了,這樣一來去客戶的時間反而有種休假的感覺、即使手頭的工作還是依舊要做完。

不過這份工作也不是沒有為我帶來甚麼。至少在這幾年裡算是讓我在這都市裡站穩腳跟,從一個普通的學生變成沒那麼熟練的打工仔,能買得起自己學生時代根本不敢想像的東西(沒錯就是年輕人的第一個手袋),這其中有不少很好的同事,感謝他們在我對行業沒什麼認知的時候給我的教導;也讓我認識、深交一些不同項目的朋友。這些朋友可能很早就離開了公司(恭喜他們逃離成功),但我們還是一直有保持聯絡,成為一起休假旅行的固定旅友。

大概過完這個月就要去另一個項目,和新的同事與經理重新磨合相處了、希望這次能抓住一些機會、少一些內耗吧。不過,我想除非是真的到了離職的那天,不然我可能還是會一直生活在這種不適應的環境下。但是就算真的離職了、下一個職場可能依然會是這種輪迴。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claro上班快滿三年的學生型社畜 極度內耗的上班,漫無目的的分享。 我的願望是能真正的為自己寫作。 或許會想分享些小知識,但我的確一無所知。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一再落幕的街道:結業潮下我們還能做什麼?

南方海島
6 篇作品
生活短記
4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