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S15.3-靜不下來的定心嘗試
我想了一下。如果是什麼冥想、呼吸之類的,好像太老套了。但好像就是因為老套,所以容易學,但不容易精。所以我才會持續的「手寫」、「手作」,回到當下的體感。
我是一個比較適合在動中覺察的人,在走路、洗碗、手寫、手作,會意外的有感,但如果是單純的靜坐則可能需要更多的練習,才可以接近同樣的程度。
而手寫是一件同時很痛苦,因為我是左撇子,寫字一直以來都是一件苦差事。所以我討厭寫作,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一筆一劃,才更有回到現實的感覺,你可以感覺到是真的想寫,而非就會被限制的那種衝動。
手作也是類似,作為一個神經多樣性,手眼協調不算好,所以手做通常只有70分的水準,但重點可能不是手做,而是在做的過程的感覺,那種投入,即便做一些些也好的某種成就感。
走路就更像是讓身體帶著心理來做作業,回到體感,回到感受外界,而非只停留在內在世界,可以讓意識自然從到第三人稱的視角。這也是一個客觀的視角,比起很多奇怪的看法好多了。你會有種發現新世界的感覺,不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而是用覺察的眼光來重新看待這世界的人事物。
這種視角轉換、動中覺察,讓我覺得更可以適應,整個環境的變化,而非被這些日常帶著走。活得每天都一樣,而是其實每天都不一樣,自己也可以感受到那一點點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