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
已經很久沒聽到人講「上網」這個詞了。
很久(其實也才十幾二十年)以前,離線還是常態。開電腦是一件想要特別做什麼才會做的事情,手機的 2G、3G 網路平常都關著。身邊的人在身邊,不在身邊的人不在身邊。
後來臉書、Twitter 等社群平台巨頭興起,在加朋友、追蹤帳號的過程中,無名小站、隨意窩和各種網路論壇逐漸沒落。開始習慣每天打開社群網站看朋友的動態,即使也就是幾個人發幾篇生活的小東西。朋友是真實世界認識的人,貼文是真人真事,真實世界的人也還在。
然後智慧型手機橫空出世,彷彿隨時隨地都能聊天。IG、Youtube 伴隨行動網路的進步搶走人們的注意力,把我們的時間賣給廣告商。
人們不再看著彼此,也漸漸看不見彼此;人們看著螢幕,也漸漸只看得見螢幕。
是啊,隨時隨地都可以通訊,所以隨時隨地都可能被打擾;是啊,隨時隨地都可以通訊,所以身邊的人都跑到線上去了;是啊,隨時隨地都可以通訊,但是訊息受限於傳遞的媒介;是啊,隨時隨地都可以通訊,所以真人面對面反而不知道該互動什麼。
網路不再只是真實世界的延伸,而是形成了新的世界中心。從前人們把拍好的照片上傳,現在人們為了上傳照片而拍照;從前人們記錄真實世界的生活,現在人們活成想記錄下的樣子。
我們看得到意見領袖的發言、世界各地的新聞,卻看不見面前的人;我們聽得到千萬首經典音樂、流行金曲,卻聽不見身邊的聲音。滑過一段段嘻嘻哈哈咪咪喵喵,在腦海裡半點不留痕跡。
人們不再上網,而是隨時隨地都在網路上,在每個社群、通訊軟體間遊走。
真實世界的自己、彼此在哪裡呢?
離線一下,看看周遭,和真正的人說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