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Wu Mi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Halloween at Hampton Court Palace

Wu Ming
·
·

文化是件好intangible 的事,若然一個小朋友每天都透過門鎖洞去捕捉爸爸回家的一刻,她天天如此等待自會成為此家人的文化。 文化不是博物館的展品,而是活著的習慣,國家文化就是此一民族活著的共同習慣。英國把歷史和文化交織得很美妙,行上西敏寺橋,自會發現心中浮起一陣驚嘆:「嘩!」  因為此下把日常連接着歷史和權力,凡人都好像變得很非凡。


文科出身我,英國歷史可以算是開啟我對西方文明的第一扇門。 會考後那年來過英國,那次我怎也要去Parliament Square,為的是去Statue of Churchill 的雕像朝聖。大英帝國的最後一頭猛獅Winston Churchill 是我的歷史偶像,“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小小的我抬頭望著Churchill, 心𥚃暗道:「那,你保祐我History 考A 呀,我篇文寫你呀,不過如果真的有A, 來不到還神,因為英國太遠了,機票好貴,我無錢呀,有拖無欠啦下。」


可能真的欠了還神,若干年後我移居英國,再去Statue Of Churchill 還神,心𥚃又道:「多謝你!我曾經叫你保祐我考A, 不過原來那個A只是一個人生小階段,我由青春少女都走到更年期前夕了。不過英國好唔掂咼,你最好睇下你自己個英國。」


若然問我倫敦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我一定會選是由Whitehall 行去Westminster Bridge 及 Parliament Square 一帶的風景。因為那是英國的權力核心,沿途你會經過唐寧街10號,國防部,外交部等政府建築, 國會大廈,大笨鐘,西敏寺, 沿途還有紀念碑,雕像,記載著英國的戰爭,君主,歷代政治家。他們昂然挺立地告訴你,英國怎樣由昔日走到今日。


我覺得英國是名英俊的名門公子,他很有魅力,很容易令你愛上,了解深了又好容易令你恨上,所以你要把情人帶來倫敦,浪漫令人痴迷,了解令人分手。英國還有很多令人沉醉的地方,例如Bath 的喬治亞建築和羅馬浴場,Cotswolds 的田園風光,湖區的自然景色愛丁堡皇家一英里的中世紀氛圍等。


不過今次我想寫Hampton Court Palace (漢普頓宮),它是英國最著名的歷史宮殿之一,位於倫敦西南方的泰晤士河畔Richmond upon Thames 。


Hampton 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Anglo-Saxon時期(約 10 世紀),來自古英語 Hamm-tun,意思是河灣處的農莊,(settlement in a river meadow bend)。由於地處泰晤士河的緩灣處,土地肥沃又交通便利,早期是修道院與貴族的產業。


1514-1529年此地方是紅衣主教Cardinal Thomas Wolsey 的夢幻宮殿,當年他是亨利八世(Henry VIII) 的首席大臣及教廷樞機主教,朝中極受寵信。在 1514年他購買並改建此地,打造成一座壯麗的都鐸式(Tudor)宮殿,紅磚哥德式風格(Tudor Gothic),入內有個宏偉大廳 (Great Hall),多重庭院,廚房,花園與教堂。建築設計帶有文藝復興的早期元素,旨在接待國王與歐洲使節,充分展現Wolsey 當年的權勢及文化品味。


當Wolsey 權勢滔天之時也是其未落之勢,他因為未能替亨利八世辦成與凱瑟琳王后(Catherine of Aragon)的離婚案。1529 年他失勢後,為保性命將整座 Hampton Court 獻給亨利八世。此一舉動實際上是政治投降,也令Hampton Court 換身一變成為後世的皇家宮殿。


今年10月下旬,我比較有空就去了Hampton Court Palace 舉辦的Halloween活動。其實我從來都不慶祝Halloween, 因為性格內向,我才不會扮鬼扮馬,也不覺有什麼意義。不過此個Halloween 活動,你不用扮什麼,而是去Hampton Court Palace看鬼, 聽一些屬於皇室的鬼故事,傳說中的皇后死亡的樓梯、昏暗長廊,樓梯,畫廊。


了解這些鬼故事,首先要略略明白亨利八世,亨利八世有六位妻子,六個女人的分別是Divorced, Beheaded, Died,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 伴君如伴虎,一是被棄,不然就被斷頭,生存下來只有一個。


第一個皇后是凱瑟琳 Catherine of Aragon (1509-1533)她本是西班牙公主,15歲從西班牙嫁到英國,嫁給亨利的哥哥亞瑟(王儲)。這是政治聯姻,英格蘭當時想跟西班牙結盟,對抗法國。可惜婚後僅五個月,亞瑟突然病死,凱瑟琳就守寡了。 享利八世的父皇享利七世既不想退還西班牙的嫁妝,又想保持與西班牙的聯盟,於是讓次子亨利(當時11歲)娶凱瑟琳。不過享利七世一時又想次子迎娶凱瑟琳,一時又怕《聖經》說的不可娶兄弟之妻,會招來不幸。


年輕又未成為皇帝的享利其實早已喜歡凱瑟琳,他一上位成為享利八世後就即時迎娶凱瑟琳,彼此相愛二十四年,後來享利八世到年壯時就嫌棄比他大六年的凱瑟琳,嫌她年老色衰,而且又嫌凱瑟琳沒有為他誔下皇子。享利八世為了離婚跟教廷決列。


歷史書是如此說,不過其實享利八世一早已想脫離教廷,教廷不容他離婚再娶實在正中下懷。時間推前去英國重要的一步1215年《英國大憲章》(Magna Carter),英國約翰國王對國民的承諾,內容包括「國王不會擅自決定稅率」,以及「國王不會以不合法的手段處罰人民,或侵犯人民財產」等。那個年代歐洲各君主都好戰,英國則經常與法國開戰,還要屢戰屢敗。每次打仗都要徵收軍費,使英國的平民與貴族皆苦不堪言,於是要求國王退位。約翰國王迫不得意才以《英國大憲章》來回應民眾訴求。


稅又不能加,那麼軍費從何來呢? 於是英國國王所採用的方法,便是打造出一個強大的大英帝國, 其中一種做法是從他國手裡掠奪回來。英國的第一次大掠奪,對象是教會。十六世紀上半葉,亨利八世為了脫離了羅馬教廷,並且將英國境內所有的教廷財產都收歸國有。表面上因為教廷反對他離婚而驅逐教廷,實際上是盯上基督教徒必須奉獻「十一捐」,即是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教會。亨利八世故意讓自己被逐出教會,斷絕羅馬教廷與英國的關係,並趁機搶走羅馬教廷的收入。


亨利八世隨即宣布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並在1534年通過《最高治權法法案》 (Act of Supremacy),宣稱自己是英國教會的最高領導人。從此,英國教會的財產全部納入亨利八世的手中,十一捐也進了國庫。要成就一代霸業,便得善於巧取豪奪,而不在史冊留痕。


第二個皇后是安妮博林(Anne Boleyn), 享利八世為了她和凱瑟琳離婚。她拒絕了享利八世六年,揚言不做情婦,她要做皇后。1533年,她懷孕了,亨利秘密娶她她沒有誔下兒子,卻誕下了一代女皇伊利沙伯一世(Elizabeth I)。享利重男輕女,安妮博林其後流產多次,最後一次流產胎兒才是男孩。亨利的耐心都耗盡了。同時享利看上安妮博林的侍女珍西摩(Jane Seymour) 於是控告安妮博林通姦,亂倫(和親弟弟),叛國,使用巫術等。安妮被判死刑在倫敦塔被斬首。


所謂寃魂不散就是Hampton Court Palace的鬼故事靈魂。 而Hampton Court 的Halloween 活動就把所有傳說模仿出來。 在Clock Court, 一名藍色長袍的女人(表演者)安靜地飄過,她時而飄,時而停下與你對視。在Chapel Royal,安妮曾在此以皇后身份做感恩禮拜。三年後,她的婚姻也在此被宣布無效。據說她的鬼魂在禮拜堂的陽台出現,表演者穿著孔雀藍的古服,白色的臉塗上黑色的眼圈顯示她是鬼魅安妮。她俯視著下方,像在尋找什麼,口中喃喃說Elizabeth, Elizabeth。可想而之處死之前她放不下愛女。


離開Clock Court 來到Queen’s Apartment, 1536年,當安妮被指控通姦,陰謀與亂倫時,珍西摩被就被安置於此。在安妮被處決的隔日,亨利八世就公開與珍訂婚。十一日後,她成為第三任皇后。1537年10月12日,她在宮中誕下王子愛德華六世(Edward VI)。當時整個宮廷歡騰,亨利親自下令舉行慶典與禮拜,稱她為「吾國母」。十天後,她因產後感染去世,年僅二十九歲,她的遺體在溫莎的聖喬治禮拜堂(St. George’s Chapel)下葬,後來與亨利合葬。亨利八世說過一句極為深情的話”Here lies the one true wife I have loved.”他在死後的遺囑中,要求葬在她身邊。


珍西摩(Jane Seymour) 的鬼古事是Hampton Court Halloween 活動中的骨龫。一位穿著白袍、神色蒼白的女人會從The Clock Court緩緩步入Haunted Gallery,雙手抱著嬰兒,臉上帶著痛苦與平靜交織的神情。輕柔的哭聲與嬰兒啼聲從某空間滲出。


在The Silver Stick Staircase上,一位白衣女子靜靜下樓,她的臉極為蒼白,衣裳似乎仍帶著產血的痕跡。她不說話,只輕輕轉向朝聖喬治教堂的方向。這一幕被導賞員稱為 The Queen in White”。

1538年,英格蘭與歐陸政治緊張。亨利八世在第三任妻子 Jane Seymour 去世後,急需再婚以鞏固外交。他的顧問 Thomas Cromwell 建議他迎娶德意志公國克利夫斯的安妮(Anne of Cleves),以聯合日耳曼諸侯對抗天主教勢力。為確保美貌,亨利派畫家 Hans Holbein 為她畫像。當亨利看到畫像時,據說驚艷地說”She is truly like a sweet flower.” 然而當她抵達英格蘭、在 Hampton Court Palace 首度與亨利見面時,一切都崩壞了。


六個月後,婚姻被宣告無效。安妮表現出極大的智慧與順從。她接受安排,不爭不鬧。結果亨利對她起了憐憫之心,封她為 The King’s Beloved Sister”(國王摯愛的姐妹),給她兩座豪宅Hever Castle 和 Richmond Palace,還讓她繼續出席宮廷活動。因此,她成了唯一一位得以善終的皇后, 她在 1557 年自然去世。


在Anne Boleyn’s Gateway附近與 Tudor Kitchens 通往花園的走廊,一位穿著灰藍色長裙, 頭戴德式頭巾的女子,她不發一語,只是緩緩走過走廊,偶爾停下,望向庭院。她就是Anne of Cleves 的幽魂。


導賞員說 “She did not return for revenge, only came back to see whether the king who never truly loved her still remembers that mistaken wedding.”


享利八世又怎會寂寞,四十九歲的他雖然肥胖,腿傷,脾氣暴躁,不過色欲未減,他看上Anne Boleyn(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的表妹凱瑟琳(Catherine Howard)。年僅 17 歲的凱瑟琳被送入宮廷成為侍女,當國王第一次見到她時,他稱她為 a rose without a thorn (沒有刺的玫瑰)。兩人於 1540年在 Hampton Court Palace 成婚。


可是年輕的皇后有一段不光彩的過去,在進宮之前,她曾與兩名男子有曖昧關係。她的音樂教師 Henry Mannox,以及年輕侍從 Francis Dereham。更致命的是,在成為皇后後,她與國王的侍從 Thomas Culpeper 發生了秘密戀情。兩人曾在 Hampton Court 的 Queen’s Apartments 及夜晚的長廊偷見。這段秘密戀情很快被揭發。翌年的秋天,當國王在宮中彈奏風琴,沉浸於幸福時,情報說他的年輕皇后背叛了他。調查隨即展開,Catherine 被軟禁在自己的寢宮中。據說她哭喊著、請求見國王一面。她想親自解釋、乞求原諒。但亨利拒絕見她。他下令將她送往倫敦塔,指控她叛國。


在The Haunted Gallery,一名女人失聲尖叫,哭泣,奔跑。當年她被捕時,從寢宮掙脫,沿著這條走廊狂奔,試圖衝進 Chapel Royal,希望在國王祈禱時見他一面。她拍打門板、哭喊、呼救,但守衛追上來,把她拖走。金屬扣環的碰撞聲,布裙摩擦石地的聲音,一聲撕裂長空的尖叫,還有低沉的哭泣從角落響至整道長廊。

在那扇通往禮拜堂的門前,一道白影跪地,手指輕觸門板。導賞員說 “That’s her, she is still running, still begging for forgiveness, and that door will never open for her.”


不得不說英國文化及藝術的底蘊是非常之高,表演者入木三分,穿著Tudor年代衣服的導賞員帶領遊客在燭光下穿梭於走廊,聲綫由古代穿越現代,一切拿捏得恰到好處。



凱瑟琳包爾Catherine Parr在1543年嫁給亨利八世。她是享利八世最後一任妻子。那時的亨利早已年老多病、性情暴躁,腿部潰瘍疼痛難耐。而她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寡婦,被迫嫁給這位比她大二十年,性格危險的國王,但她卻以智慧與溫柔安撫了他,她照顧亨利的健康,幫助他與三個孩子(Mary、Elizabeth、Edward)修復他們的關係,甚至鼓勵小伊麗莎白接受教育。伊麗莎白一世後來說過 “She was more a mother to me than any I ever had.”


凱瑟琳包爾是虔誠的新教徒,她秘密閱讀並撰寫宗教文集,甚至在1545年出版了自己的著作《Prayers or Meditations》,成為英格蘭第一位以自己名義出版作品的皇后。然而這也讓她陷入危險,當時保守派宮廷勢力認為她涉入異端思想。據說那時她在 Hampton Court Palace 的房間裡得知消息後,整夜未眠。第二天,她親自去找國王,以溫柔又聰明的話語說服他  “I spoke not to contradict Your Majesty,but to learn from Your Majesty’s wisdom.” 年老的亨利聽後被她感動,撤回了逮捕令。


皇后的靈魂據說仍會回到她曾最接近死亡的地方。在Catherine Parr’s Apartments,一位身穿深綠色禮服的女子,坐在窗邊閱讀、或靜靜地望著庭院。她看起來寧靜,甚至慈祥。


導賞員說 “She has not returned out of resentment, but to look upon the family she once protected,the home where she helped the king be reunited with his children.”


在Chapel Royal,傳來柔和的女聲祈禱,低沉、平靜,混雜著翻書的聲音。導賞員輕聲說 “Do you hear it? That is the queen’s voice. Her soul is still praying for the king — and for his soul.”


此場沉浸式體驗以六位皇后的靈魂為主題,從愛情,背叛到贖罪,讓人彷彿穿越時光與幽靈同行。最後的導賞結尾在禮拜堂外,導賞員輕聲說 “If you feel footsteps behind you, don’t turn around. Perhaps it’s them, walking  with you on the final stretch out of the palace.”

Hampton Court Palace 又豈止此六位皇后的幽靈,幽靈衆多不能盡錄,有The Grey Lady - Sybil Penn,她是愛德華六世的乳母,亦曾侍奉亨利八世與 Jane Seymour。在宮殿東翼,又有The Skeletal Figure一個披黑斗篷的高大身影,沒有面孔,步伐沉重。他是 Oliver Cromwell (Lord Protector, 護國公) 的侍從幽魂,在失寵被處決後仍在宮中巡邏。


任何冤魂不散的地方都會有鬼魂的,我相信Hampton Court Palace 是有鬼,不過不知道真鬼看見此班假鬼在扮自己會有什麼感想。 現實生活中,我常覺得鬼不可怕,因為人比鬼更可怕。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