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週記 202500622|苑裡鎮銀髮健身俱樂部
大家好,我是苑裡鎮長劉育育。
還記得去年,我們苑裡鎮公所團隊除了配合縣政府的三節禮金發放,也自主加碼編列預算,推動了獲得衛福部肯定的「敬老計畫」。我們走入各里、辦理了38場說明會,邀請苑裡將近千名長輩,一起票選心目中最期待的敬老禮包。
當時,經過長輩們熱烈參與與討論,最後獲得最多票數的,是「健康組-保命防跌」大禮包。
禮包內容包含彈力帶、彈力球、止滑墊、乳液與警報器,還附上一份由苑裡在地的青年護理師、職能治療師與運動指導員共同設計的健康運動說明,讓每一位長輩都能安全自主地進行肌力保健。

去年11月,在里幹事、里鄰長與社會課團隊的通力合作下,這份由長輩親自票選出來、充滿參與感與實用性的敬老禮包,順利發放到苑裡每一位65歲以上長輩的手中。
但這份計畫並沒有隨著禮包發完就結束,而是持續延伸、深化。
我與團隊從去年底至今年,親自下鄉辦理了17場示範課程,帶著大家實際操作禮包內容,一起動一動、學習如何照顧自己。每一場幾乎都有志工朋友的陪伴參與,也特別感謝李綜合醫療、良宜醫療、苗栗縣樂齡學習示範中心,以及國立苑裡高中與清大人社的同學們,與長輩們溫暖互動、共同運動。
敬老計畫的推動不僅獲得長輩肯定,也吸引媒體關注,指出這是一種回應高齡社會挑戰、結合審議民主與公私協力,推動長者參與與世代共融的創新模式。
此外,在這些活動中,我聽見許多長輩說出他們心底的願望:「希望還可以走得動、自己照顧自己」、「保持健康,不要成為後輩的負擔。」
這些話語,我一直放在心上,也成為我們公所持續推動高齡友善施政的重要依據。

所以即使去年底敬老計畫預算編列上遭到凍結。我與團隊仍堅持延續這項政策的初衷與精神。
其中一項延續性的行動目標,就是「打造一個長輩可以長期使用、自主參與的健康支持空間」,這也是 #苑裡鎮銀髮健身俱樂部 的誕生緣起。
銀髮健身俱樂部,在今年由公所向國民健康署爭取補助100萬元、自籌11萬2,000元設置而成,並已於6月23日正式啟用,位於苑東老人文康中心一樓。
我們導入了多項高齡專用的運動設備,包括:
等速肌力訓練機(腿部、手部、胸部等)
律動機(手部、全身)
划船機、跑步機等心肺訓練器材
團課活動空間與鏡牆
重訓區(壺鈴、槓片等自由訓練器材)
並且聘請具備中級體適能或延緩失能專業認證的教練,工作人員也完成了器材安全操作與輔助訓練,確保每一位長輩都能在這裡安心運動、自在生活。

銀髮健身俱樂部,不只是一個設施齊全的運動空間,更是一項促進高齡自主、翻轉社會想像的公共投資,同時也是一項對苑裡每一位長輩的長期投資——投資在肌力、尊嚴與笑容上。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空間,改變人們對老化的看法——年長不等於退縮,而是另一種更健康、更自主的生活可能。
不論是參加團體課程,還是選擇在平日時段自主訓練,我們都歡迎苑裡60歲以上的長輩前來使用。希望這個空間,不只是運動教室,更是屬於苑裡銀髮族群的日常生活據點,是一種「健康可以自己練」、「生活自己照顧」的具體起點。
我始終相信,讓一位長輩能夠安全地蹲下穿鞋綁鞋帶、提菜籃去市場買菜、或是在自家菜園澆水、餵雞鴨鵝,是一個社會真正有力量的表現。也期待未來的苑裡,能真正成為一座高齡友善的小鎮,讓長輩不只是「被照顧的人」,而是能活躍老化、自在過每一天。
今年,我們也已正式提報國家發展委員會的「政府服務獎」社會共融項目,期盼這份結合長輩、醫療團隊、學校單位、社區組織、社會企業與公所夥伴共同努力的成果,能讓全國看見苑裡的溫度與行動力。
我相信,只要我們持續傾聽長輩的聲音,打造真正貼近需求的公共服務,苑裡就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高齡友善之路,也為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提供一個在地基層公所的行動典範。
我也想在這裡特別呼籲,正在外地工作的苑裡年輕人,返鄉時,別忘了多陪陪家裡的阿公阿嬤、爸爸媽媽,提醒他們:去年的敬老禮品不只是擺著看,更是幫助自己動一動、練一練、活得更有力的好工具。
更可以牽著他們的手,到銀髮健身俱樂部走走、動動手腳、聊聊天,一起培養健康習慣,一起練出安心老化的生活節奏。
讓我們用最日常的陪伴,讓長輩在家鄉安心老化,也讓苑裡的敬老精神,成為世代之間最溫柔的傳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