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VietJoe333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西天 Tây Thiên (三島Tam Đảo) 登山朝聖之身心靈淨化小旅行

VietJoe333
·
·
西天三島是北越知名的風景名勝,歷史遺跡,休閒渡假區

越南坐公車系列又來了,今天回到我居住的永福,從永安坐公車帶大家到西天 Tây Thiên, (三島 Tam Đảo)。

三島(Tam Đảo) 位於原永福省 (永福省2025年7月1日合併為富壽省),永安市北部,距離河內以西約85公里,是由三座著名山峰組成,一座綿延80公里、寬10-15公里的大型山脈。是舊永福省與宣光省、太原省等其他省份的天然分界線。

三島之名源自三座聳立在雲端的山峰,如大海中的三座島嶼,富義山(Rung Rinh,海拔1350公尺)、天氏山(Thiên Thị,海拔1375公尺)和石板山(Thạch Bàn ,海拔1388公尺)。三座島山脈,巍峨聳立,層層疊疊,雲霧繚繞,宛如畫中山水潑墨,朦朧中亦似天與地交會之地。

三島國家級旅遊區是距離河內最近的避暑勝地,就某些地方來說,有點類似南投清境農場,上山沒有公車可到,之前曾與同事開車去過一次,三島 (Tam Đảo)的景點包含以法式建築聞名的石頭大教堂、可俯瞰山景的天堂之門,以及自然風光獨具的三島國家公園和白泰/銀瀑布等。另外,還有可品嚐當地美食與購買特產的市集。 除了提供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外,適合喜愛山景、法式浪漫氛圍的旅客上山,另外還有很多民宿,渡假飯店等。若有時間,建議住下一晚,略可領會三島一日如四季的變換之美。近年也是頗受網紅追捧的打卡地點,下次有機會再來分享。

三島的山下則是西天風景區,低海拔及平地,諸多的遺跡及具有悠久歷史的宗教寺廟,為越南人宗教信仰中心及郊外踏青的好去處。一般我是坐公車抵達山下,再徒步登山,另也有登山纜車可供遊客及香客搭乘。

纜車站附近的小吃店家 竹筒飯及地方小吃
西天遺跡名勝區 及纜車地圖
纜車站附近 販賣西天特產 醃筍 一罐50K 我都配麵吃

西天風景區在河內的西北方,永福省三島縣大定鄉,是一個綜合文化旅遊區,被越南政府列為國家級特別文物保護單位。在三島森林中,四周環繞著豐富的林木植物,風景悠美,有山有水。可沿著蜿蜒的道路步行往上,溪水潺潺,道路兩旁樹木鬱蔥,繁花盛開,走在山間小徑,微風中飄來淡淡的清香。

"越南學者黎貴惇Lê Quý Đôn曾在這裡寫道:「下水碧波蕩漾,深不見底;山腰有西天古塔,景色秀麗。山頂有東姑塔;從嘉溫溪左側拾級而上,至蓮花湖,湖水碧波蕩漾,湖中怪石嶙峋,荷花紅艷,終年鮮花盛開"。

通往西天 後為三島的山脈
西天國母寺 前

從永安 Vĩnh Yên 坐七號公車 (VP07) 約40分鐘左右可達西天山下。我往前多坐一站,不走西天三觀大門,徒步經過當地小村,步行約20分鐘可走到通寺 (Đền Thỏng) 及電車站。一般遊客通常會在西天停車場停車,換乘電車或者步行通過三觀大門,亦可到通寺,每年的廟會慶典,會在此地舉行。另通寺旁也有電車站,主要是上山到纜車接駁站,可在此換乘纜車繼續上山。下纜車後可前往đền Mẫu, đền Cậu, đền Cô 等古寺。

纜車站
電車站 買票坐到纜車站 單程票 20K 越南盾

另外,也可以選擇不坐電車,不坐纜車,通寺旁有一登山步道,順著登山步道往上走,約莫一小時可到國母寺。通常我都是爬山,沿途欣賞風景,吸收芬多精,上山後,步行至第一段纜車站,再坐一段電車下山。公車站的下車點離三觀大門及通寺有一段距離,一般遊客大多不會徒步。通常會有摩的Xe Ôm 在此招攬 (Xe 是車的意思,Ôm 是抱的意思,Xe Ôm 俗稱抱抱車),若不想走路可以選擇坐抱抱車,費用大約50K 越南盾左右,可坐到通寺,或坐到電車站。我喜歡走路,對我來說,路程不是問題,倘若沒有大太陽,輕鬆散步,是種享受。走過當地小村落,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觀察當地的風土人情,越式建築等。但若要造訪竹林西天禪寺與竹林安心禪寺,則往另一個方向走,我會選擇搭乘抱抱車,費用約200K越南盾,除了西天禪寺與竹林安心禪寺外,可一併遊覽風景區的幾個寺廟,包含通寺,及山下的西天大佛塔。

西天 三觀大門 後方為三島山脈
通寺 四柱式禮儀門

竹林安心禪院毗鄰西天竹林禪寺,是尼姑修行的場所。西天竹林禪寺是一座竹林安子禪宗派的禪寺,竹林禪寺與大叻竹林禪寺和竹林安子禪寺並列為越南三大禪寺。兩座寺廟階緊鄰西天歷史遺跡區。

竹林安心禪院
竹林安心禪院
西天竹林禪寺

竹林禪寺是越南佛教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大約在西元3世紀,一位名叫姜唐海的僧侶在這裡駐足並建造佛塔傳播佛教。

竹林禪宗是越南禪宗的一個宗派,形成於陳朝,由陳仁宗國王創立。竹林是陳仁宗在武林洞(寧平省)出家為僧的名字,也是竹林禪宗第二代祖師陳仁宗的前身道圓禪師的名字。竹林禪宗有三位傑出的禪師:仁宗(竹林道達)、法羅和玄光(統稱竹林三藏)。這個禪宗被認為是越南先前三個禪宗派,陶陽、武恩通和提尼達流奇的延續,同時融合並受到竹林禪宗的影響。陳仁宗創立竹林宗,將原有的禪宗派系和陳朝整個佛教教會統一為一個宗派。

大雄寶殿位於禪寺中央,高17米,面積675平方米,擁有4根柱子,每根柱子直徑近1米,可容納600名佛教徒和遊客在此靜坐或聽聞佛法。大雄寶殿內有一尊佛像,佛像上刻有兩句對句:“種因果得福,福深緣淺;般若圓滿覺悟;佛法示現離惑返本覺之道;禪無直達真理之道。大雄寶殿左側為鐘樓,右側為鼓樓。鼓樓由嘉萊野生菠蘿蜜木製成,直徑達1.5米,長2米;鐘重2噸。

大雄寶殿

正殿後為祖屋,供奉竹林寺三位祖師(陳仁宗、法螺、玄光)的塑像。正殿和祖屋內的佛像均採用砂岩製成,堅固耐用。祖屋內有兩句對聯:“祖師傳燈增佛心印;僧尼弘揚正法;西天為佛生死本源,傳燈長存;安子開禪道,生生不息,德行常在。”

禪院內還設有提供佛教徒和遊客素食的餐廳、出售佛經和紀念品的書店、圖書館以及包含僧堂、禪堂和食堂的內院。

南投的中台禪寺,也是禪宗,建築高度從地面到塔尖高度達136公尺,樓高三十七樓,大雄寶殿為中台禪寺正殿,位於主體建築二樓,主祀一尊由印度紅花崗岩雕刻而成的釋迦牟尼佛,佛像鎮坐於中央,肅穆安詳深具睿智,兩旁並有佛陀弟子多聞阿難尊者與苦行迦葉尊者。有自中央蓮花湧出的浮雕小化佛,而佛像八道光芒右旋而轉,表現出佛祖化身千百億,以八正道(佛教徒修行達到最高境界「涅槃」的八種方法,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修行法門來大轉法輪。

西天-三島歷史遺跡及風景名勝區 Di tích lịch sử và danh lam thắng cảnh Tây Thiên - Tam Đảo

西天遺址風景名勝區位於三島山脈石板山,山坡上的一個歷史文化遺址和風景名勝區。西天風景名勝區位於三島山脈盆地,海拔 54 公尺至 1100 公尺。包括大量古老的遺跡和文化遺跡,以及隱藏在西天溪沿岸古老森林下,具有文化及考古研究價值的文物,包括民居和佛塔體系,如 đền Thượng 寺、đền Thõng  寺、đền Mẫu  寺、đền Cậu 寺、đền Cô 寺……沿著西天溪流,位於三島原始森林之中。1991 年,西天風景名勝區被國家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勝區 。 2015 年 12 月 23 日,越南政府總理,將西天-三島歷史遺址風景名勝區列為國家特別文物。

通寺Đền Thõng:是整個西天遺址體系的始祖建築。寺廟位於山腳下,建於一座高大的平台上,採用傳統風格。正面為石砌基座,設有三個入口,由四條巨龍隔開。接下來是四柱式禮儀門,新近重建,採用傳統風格,石材建造。禮儀門後是寺廟庭院,非常寬敞,鋪著石板。主殿平面呈T字形,包括前殿,內設三個大殿和兩個廂房,「錘柄」處,供奉聖母的祭壇,有三個垂直房間。

通寺前的大榕樹
通寺 西天歷史遺跡 古廟區入口 (登山起點)
通寺 常有裝扮成西遊記人物供遊客拍照

Đền Cậu - đền Cô:  經過通寺往上走,沿著溪岸蜿蜒的石板路約1公里,即可抵達Cậu寺。那裡曾經有一座小廟,如今已被一座看似簡陋的房屋取代,用作禮拜場所。主殿中央的神龕內供奉著三個森林男孩的雕像。 Cậu寺起源於Truong Sinh溪,傳說中「Cậu 」曾在那裡招募和徵召士兵,追隨和支持國母。寺廟於1993年重修。距離鳩寺約2公里,靠近銀瀑,毗鄰嘉溫溪(長生溪上游),讓人得以卸下塵世的塵埃,輕鬆踏入聖地。嘉溫溪歷史悠久,目前供奉嘉貝,相傳她是天上的神童,與國母一同庇佑人民和國家。這裡景色優美,開闊寧靜,植被茂盛,終年氣候清爽。嘉溫溪和寺腳下的古井,更增添了這裡的寧靜祥和。若有人從那裡取水供奉,然後飲用,便會感到異常放鬆、平靜與安寧。

Khu vực đền Thượng 上寺區:目前是民間信仰和宗教信仰共同的靈修區,以西天國母廟為中心。

Đền Thượng上寺:這裡山脈起伏,形成了不同的神殿基座。上寺位於寺院中央,背倚石板峰,兩側山臂蜿蜒而下,門面開闊。這裡雲霧繚繞,樹木蔥蘢,百鳥齊鳴,溪水潺潺,是三島山脈的聖地之一。上寺坐西朝南,大門為四柱式,大柱與邊柱之間有一道牆相連,只留中間一門供信眾出入。牆上雕刻著青龍、白虎和象徵四季的植物。中間的石板庭院內有一座神龕,上面雕刻著「福祿壽」三個大字(上下相連),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建築為丁字形基座,三廂兩大廂房結構。正面觀之,建築結構平衡,兩層「重疊」的樓面,八個屋頂轉角曲線優美。中室的「對樁」部分懸掛著一塊巨大的橫匾,上面用越南語寫著「西天母神殿」。主殿內,僅供奉一尊西天母神坐像,姿態莊嚴華貴,雙腿筆直,雙臂置於膝上,右手執折扇。

西天國母廟
西天國母廟

Chùa Tây Thiên 西天寺:舊寺已重建,僅存古樸精美的門樓,以及「西天天子」寺名橫匾。門樓結構呈三山造型,融合了佛教和儒家元素。該門與現存的金蓮寺(河內宜心寺)門樓基本相同,但規模較小,造型簡潔,以平整的平面和銳利的雕刻為主,藝術風格大約為19世紀。

Đền thờ thần núi Tam Đảo 三島山神殿:沿著山腰蜿蜒而上,通往三島山神殿。傳說在陳仁宗時期(1279-1293年),三島山神曾秘密支持人們的祈禱,因此被國王封為「聖山大王」。黎蘇時期,即仁宗統治時期,即太和八年(1450年),國王派遣大臣黎克福前往祭拜。他留下了一塊石碑(刻在懸崖上),記錄了此事(沿著山路,距離寺廟約700公尺)。目前,寺廟規模較小,為一室兩翼結構,近乎方形高台,兩層八頂,無槌柄。

西天地區的考古發現證明,該遺跡的存在時間從13-14世紀持續到19-20世紀,但主要集中在陳朝時期。出土文物包括陶塔殘片(原為禪宗大師建造的多層陶塔,為李陳風格)、建築材料、陳朝至阮朝時期的越南陶瓷殘片(尤其是陳朝陶瓷)……由此可以斷定,西天從很早以前就是一個大型佛教中心,佛塔面積廣大,根據地形分為數千層。


Đại Bảo Tháp Tây Thiên ( Đại Bảo Tháp Mandala Tây Thiên ) 西天大寶塔或西天曼陀羅大佛塔,位於永福西天國家遺跡區的中心,是一座佛教建築。2011年,應西天寺尼眾的要求,在第十二世嘉旺竹巴 法王的祝福和指導下建成。

西天大寶塔位於西天盆地西部,寶塔西邊是通溪,東邊是西天寺院,東北部有哈寺、天安寺、竹林寺、西天禪寺。該塔為仿照喜馬拉雅山大金剛乘佛塔的風格建造的。該塔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高37米,塔周圍是一個巨大的香水湖,與通溪相連,湖的西北是蓮和生宮。

西天曼陀羅大寶塔 入口處 穿著短褲不得進入

佛陀曾經教導:見法即見佛,見佛即見菩提法,見法者,即見曼陀羅,即見佛之身、語、意。佛教曼陀羅建築代表外在宇宙與佛陀覺悟身的結合,也是諸佛聚集的淨土。當我們理解宇宙、曼陀羅、人體和佛陀身的完美結合時,我們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曼陀羅塔建築群和西天佛塔建築工程的作用和意義。

西天曼陀羅大寶塔 四面入口
金鋼杵

西天曼陀羅塔建築群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中的佛塔、平台、鐘樓、上師傳承皈依樹、五明佛像、壁畫等分別象徵著宇宙曼陀羅、佛性、覺悟品質和淨土。整體而言,西天曼陀羅塔建築群融合了四種曼陀羅,密不可分:宇宙曼陀羅、精微身曼陀羅、曼陀羅壇和曼陀羅塔。

2023年初竣工的西天曼陀羅塔建築群的一個重要而獨特的部分,是環繞大佛塔的五色微圈。可以說是一個極為獨特的設計,在世界上是前所未見的,並且蘊含著多層深刻的內涵。

大佛塔 環繞的五色同心圓 (網路圖片)

繞行佛塔可增加無量的功德

曼陀羅,意為「圓滿」,意為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功德圓滿。因此,繞行路上的每一步,都是智慧功德的一步,因為我們得到了大捨利塔的加持-真心力量。當我們以真誠輕鬆的心態繞行舍利塔,拋開日常生活的一切喧囂,沉浸在莊嚴清淨的曼荼羅空間中時,我們的心境便會自然而然地打開,並接收到天地精華的平和能量。

根據佛教的觀點,五次繞行對應著曼陀羅五方佛和五大緣起的本質,而曼陀羅是證得菩提果位和我們整個人生的基礎。沿著五次繞行,便是曼陀羅佛園,園內有佛像、珍貴的盆栽、轉經輪以及菩提象徵。曼荼羅的輪迴象徵著圓滿的成就,最外層是“智慧火輪”,即五方佛的金剛護法,幫助朝聖者朝拜佛塔,消除障礙,增長功德。

時輪金剛宇宙觀中的五行體系

佛塔設立五條同心圓,由內至外以黃、白、紅、綠、藍五種顏色環繞,代表地、水、火、風、空五種圓滿元素。

佛塔設立五條同心圓,由內至外以黃、白、紅、綠、藍五種顏色環繞,代表地、水、火、風、空五種圓滿元素

五行被認為是創造萬物和現象的基本元素。對五行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存在於金剛乘宇宙觀傳統中。

元素的名稱具有像徵意義。密宗傳統以自然元素作為基本隱喻,描述內在和外在的能量。元素具有特定的屬性:例如,地代表固體,水代表黏著,火代表熱,風代表流動,而空代表包含其他四種元素的空間。此外,元素也與身體、疾病、方向、顏色,甚至不同的情緒、想法和性格有關。

五大元素是創造一切物質、情緒、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基本元素。如果五行不和諧,就會產生不安全和疾病,反之,當五行和諧時,就會帶來和平與幸福。

西天曼陀羅大寶塔 四面入口
西天曼陀羅大寶塔 四面入口

5彩色環對應五行

文殊菩薩所教導的五行宇宙觀與時輪金剛宇宙觀密切相關。五色微圓圈對應五行,代表自然的和諧,宇宙的規律,為人類與環境創造和平與繁榮。因此,每繞行五行一步,都是在補充我們缺少的五行能量,恢復身心能量的平衡與和諧。

轉經輪
文殊菩薩

地界中還有其他五行和元素。一個地界「不足」或不平衡的人,在繞行地界圓環上的佛塔時,會累積五行的全部能量和功德。

環形路徑上裝飾著五行元素的象徵符號,邊緣則分別以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象徵符號環繞。繞塔一周,遊客可以補充自身缺少的五行能量。繞塔能使人心境平和,汲取正能量,獲得佛菩薩的加持、庇佑和吉祥,並累積無量的功德。同時,繞塔也是快速有效消除無明、淨業、修行的方法。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