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李瑜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過年那幾天

李瑜
·
·
妳們自己都不快樂了,為什麼還要女兒走一樣的路?

從前我是個勤於記錄生活的人,聚會或出遊,一定會在到家後、睡著前發文,自從2024年底開始,我的社群軟體停擺了,對以往的事物不感興趣,每天只想打開追劇平台無腦看劇,雖然不到和朋友們斷絕聯繫,但在聚會上也明顯提不起勁。

自從和父母冷戰一段時間後,我向住在外面的哥哥說明了現況,他表示可以理解,並且願意主動和父母協調溝通。

除夕那天,按照慣例,無法久坐的父母搭乘高鐵南下,我和哥哥在尚未天亮的清晨5點啟程開車南下。在車上,他試圖用各種故事傳遞訊息給我,大意上是說「人要為了自己的言行、人生負責,而非由兒女承擔。」

回到奶奶家,媽媽感覺有點不適,吃了成藥後,開玩笑的方式說「明天起不來煮飯怎麼辦?」我那高傲又強悍的奶奶說「起不來我就用鍋鏟把妳鏟起來!」或許只是無心的玩笑,但在我耳裡聽了卻很不是滋味。記得我的小時候就是個對父母口無遮攔的孩子,曾經對爸爸說過,「媽媽不是回來當傭人的!」可能在成長過程中看著媽媽受著來自婆婆的施壓產生的委屈,讓我總對那位老人家不屑一顧。

年夜飯後,老人家上樓休息了,親戚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奶奶如何的擺臭臉、如何的要求媳婦們做東做西,這時候堂哥說了一句「不覺得很奇怪嗎?這些媽媽覺得自己很辛苦,但還要妳們這些女兒做這些?」

是啊!父母總覺得要結婚、要生孩子、要做人的媳婦就知道理,但妳們自己都不快樂了,為什麼還要自己的女兒走一樣的路呢?這真是一個巨大的BUG!

初二回娘家的日子,因為外婆過世了幾年,我們維持著習慣在這天和小舅一家聚餐。用餐過程,小舅用嘲弄的語氣說舅媽是外省婆子講話很大聲,吃完飯後我胃痛到隔了兩天才好轉,根據心理影響生理的機制,我想那句話簡直踩在我的地雷上。對於女性的不尊重、對於妻子的態度等等,一樣令人嗤之以鼻。零零總總的這些對女性不友善的「傳統觀念」,也造就我對於性別框架的想法比起他人更加反感。

大年初四,我和表姐前往美濃的一家很隱密的咖啡廳,看著田野,看著遠方的山,我們聊著從未認真談論的話題(還一邊揮著偶爾飛過來的蟲子)。我們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同,但我們都對父母有過埋怨,對爸爸有過不諒解、對媽媽有過不理解,身為女兒,看著身為女性的媽媽在婚姻關係中的委屈求全,在不知不覺間灌輸自己「我不想成為那樣的角色」。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