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回家
這週末回員林,昨日爸媽載我去東海大學參加婚禮。禮拜兩點半開始,獻詩需要提早一小時到。午餐後,爸媽等我打扮好,開車一起出發。他們找到學校內的咖啡店(但不推XD),就這樣等我快四個小時,等到我在草地上玩完再載我回家。
回家路上,一如往常,我霸佔副駕,滔滔不絕講了整路婚禮現場發生什麼事;媽媽在後座補充他從場外,看到哪些奇怪的人事物。突然有那麼一瞬間,像是déjà vu,我以為我掉回小時候。
小學、國中時,偶爾也須穿長裙,踩有跟的鞋,拎著樂器和譜,由爸媽載我去比賽,或彩排音樂會什麼的。小時候在車上,只煩惱自己待會上台的事,根本沒有想過等等爸媽要去哪等我、如何打發時間。昨天一樣穿戴整(麻)齊(煩),帶譜出門,我才想到,爸媽要等我一整個下午也太辛苦。想一想,才發覺,從小到大,他們已經這樣奔波、陪我無數次。
今天下午本來要返北,不過在最後一秒偷得兩日閒。於是隨爸媽的既定行程,一起去了一場長老教會的研習。下車前,我只慶幸有帶電腦,等一下才不至於太無聊(到底多怕無聊)。有趣的是,當我挑個靠邊位子,安靜打開電腦的同時,彷彿再次回到童年。我也是無數次與爸媽前去大人的場合,媽都會叫我帶著功課、自修複習。大人聚會,我會躲在一小角,努力不要受大人製造的噪音干擾(以及其他同齡大E人小朋友的社交行為),想辦法把白紙黑字讀進腦子裡;有時複習完了,還是必須忍受無聊,看著大人們討論一些與我無關的大事。
這兩天,我與爸媽的角色調換。今天換我坐在台下聽爸的分享(還一面叫我媽不要失控,一直站起來拍照)。小時候很怕在大人的場合中討無趣,今天卻覺得這樣到場,應該也可以算是一種陪伴吧,即便對大會主題興趣偏低。也許是我現在一心二用的功力好一點點,可以把大人講話當背景音;也可能是現在,與爸媽膩在一起時間變少,太珍貴,所以重點是爸媽,其他無所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