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日記
🎧 今日配樂:錦繡二重唱〈交換日記〉
欣和我是大學同學,認識的那一年,我們剛上大學,聯誼不斷,青春正燦。
當年的大安區到淡水,可沒有什麼捷運淡水信義線。勤勤懇懇上學,靠的就是台北車站後到淡水的指南客運,和學校城區部的學生專車。
然後身高153公分的欣,和168公分的我,也就這麼一腳高一腳低,去時晴到時雨,每天搖呀晃的在台北淡水間來回。這一通車,就是整整四年。
坐車除了睡覺之外,還能幹嘛?
八卦!追妳的是誰,追她的是誰,那個沒良心的學長是誰.........
那對天天都在金山南路口下車的男生好帥(但身邊的女生像美環?!)
什麼?下週三要考試?算了算了,頭好昏,車子太晃,先睡一下。
於是,睡得仰天長嘯口沫朝天的欣,頭不停敲窗戶而眉尾腫起來的我,搖晃的指南客運,載著青春混著淡水雨氣與笑聲的空氣,這麼一千多個通車的日子,我們也培養出了長短腳間特有的默契。
「雖然說我們已不是國小的女生,還玩這蠻幼稚的遊戲
寫錯字也很妙,亂塗鴉也很爆笑,把生活記錄下來,我們來交換日記」
上課?上課一定要認真寫筆記,只不過我們寫的是「交換日記」。那年,徐玫怡和張妙如的「交換日記」正熱,那種簡單的心思,日常的文字,寫實的插圖,完全像是我們死黨團的「留言本」(後暱稱「小本本」)。小本本陪我們成功度過了差點睡著的會計,怎麼也聽不懂的統計,和無數神遊正當的通識課程。
然後,我們都「順利」的畢業了。想考研究所的槓龜,想出國唸書的擱置了,於是各自工作,各自安好。時不時出來吃飯取暖,就是這群被社會拷打的菜鳥們最大的慰藉。
「有些話只能說出來,有些事只能寫進去
有時候當著大家的面,反而說不出真情真意」
時間快轉,想出國的那個我,輾轉終究到了星條旗下。學霸一方的欣,跟著老公一起在五星旗下守護家族事業。都在星星旗下的我們,有著日夜顛倒的時差,有著不同文化和身份的挑戰,有那麼多那麼多說不出口卻堵在胸口的話,怎麼說?
我們在微信說,在Line說,接下來,我們可以在這裡說。從年少的芳華正盛到中年的低沈醇厚,兩個I人,說妳的理性,說我的感性,我們在這裡說。
「沒有昂貴的東西,能天天給妳,只能交換生活的點點滴滴
還好妳也是簡單的腦筋,寫下日記交換青春的默契」
有什麼比簡單更迷人?
有誰可以陪你從18歲聊到不知道多久的以後?
有誰知道妳關起門來想改卻還是改不掉的爆脾氣?
有誰知道妳在面對自己心理和生理上的挑戰,有多麽艱辛?
有誰知道妳多想找回自己?
那一刻,就覺得 - 還好有妳。
謝謝妳,總是不多不少的接住我。
謝謝妳,願意讓我遠遠的陪著妳。
因為妳懂我,這讓我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