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ass_val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珍惜钱包,远离CFD/保证金交易

cass_vale
·
CFD(差价合约)是脱离资产本身、依赖高杠杆博弈短期波动的工具,具备极高爆仓风险,常被用作投机陷阱。

CFD,contract for difference,中文名差价合约,或者保证金交易。这是一个在东亚非常火爆的交易工具,几乎可以称为公害了。

CFD交易和超短期交易策略

现在通行的CFD是90年代在伦敦被创设出来的,当时英国开设资本利得税,这个工具不实际持有股票/金融资产,又能参与金融投机,实现避税目的。

CFD交易不投资于基础资产本身,只投资其波幅,因此自带杠杆属性。例如,几千美元一股的股票,一天的波动可能只有几十美元,那么原则上,几十美元就可以用来投机一股,不需要几千美元。当前的流行设计中,一点点零花钱就可以参与游戏,平台提供几十数百倍的杠杆配套,如果赌对方向,能瞬间实现几百倍的收益,比澳门赌场更刺激。

CFD交易的根本要求是对短期波动进行精准预测,不但方向不能错误,途中也不能有反抽,反抽可能导致爆仓。

这决定了CFD交易根本上就是不科学的。

经济学和数学都证明,金融产品的短期波动是不可预测的。或者换一个说法,如果一个产品的未来走势预测能精确到几个小时,那么这个产品实际上已死,一定会被淘汰的。

高频量化交易是唯一经过证明的超短期交易策略,但是高频交易并不押注市场短期走势。高频量化交易有很多种策略,归根结底,其押注的是计算机全自动下单比手动下单的速度更快,赚的是0.0001毫秒级别的信息差。例如,同时在美国和香港上市的一只股票出现了价格差,这个价格差必定会被弥合,正常可能发生在几分钟之内。高频交易程序抢在所有交易员前面识别这个价差,在毫秒时间内大量下单,全部吃下这个价差。高频交易程序程序要求在证券交易所隔壁设置机房,将通信延迟降到最低,还要配置专业交易员和程序员,持续修改交易策略和算法,耗资巨大。

如果一只股票或者一个货币对的自然波动是时速30公里,那么CFD交易就是将其加速到300公里,3000公里,孩子也能预测到其结果。

期权交易:另一种杠杆交易策略

CFD在欧美的流行程度一般,部分原因是他们有更好的替代,那就是期权产品。

假如你拥有一根大金条,市值一万美金。你觉得明年一定能涨到11000美金。甲找到你,给你1000美金,买下一个权利:明年甲有权用10000美金的价格买下这根金条。因为这是个权利,甲有权放弃。结果就是,如果明年这根黄金的市值超过10000美金,甲方行权。如果低于10000美金,甲方放弃行权,损失1000美金。

甲持有的这份合约是独立可转让的,在这一年期间,甲可能以1100美金或者900美金转售给乙。乙同样可以转售。

可以看出,期权交易的本质,就是对资产的未来预期进行定价和交易。这种交易一样脱离基础资产本身,甲只需要1000美金,而不是10000美金就能投资一根金条。因此,期权交易是一种天生的杠杆交易。因为这种杠杆不是交易所借给你的,所以没有人来监控你的杠杆是否会导致亏损,所以不存在爆仓。结算日只发生在合约规定日期,也就是说,哪怕那根金条中间跌倒100美金,只要在结算日升起来了,你依然是赚钱的。

以上是对期权交易的原理说明,真正的期权交易花样百出,被资本主义玩出了花。

比较一下CFD交易和期权交易:

外部杠杆和内生杠杆:简单来说,杠杆越高,CFD爆仓概率越大,完善的止损策略也并不能完美补偿这个风险。期权交易从设计上就不会爆仓。当然,期权交易依然可以配备外置杠杆,那种交易也是会爆仓的。

交易逻辑:CFD是强行放大金融商品自然波动,没有自己独立的逻辑。期权交易是在基础资产上演化出来的预期交易,有自己独立的基础逻辑,可以演化出多种交易策略和交易产品,容纳独立的交易哲学。

在高杠杆的放大作用下,CFD的交易量可能不低于期权交易。但是CFD完全没有价格形成能力,被金融界归类为市场杂音。期权交易是资本市场结构性组成部分,近些年逐渐从边缘走向核心。最近欧美散户流行的0DTE期权,合约时间可能短至几小时,已经开始改变金融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为什么东亚流行CFD

有各种说法,例如中国人好赌说是经常被提起的原因。这里想介绍的一个理由是:中国和日本没有期权交易机会。

世界各国的金融产品理论上都可以在日本上市,但是金融厅的审查和合规其实是鬼门关。以全球最大的券商IBKR日本为例,打开他们的程序,美国产品大约只有一些蓝筹股和一些基本的股指ETF,和IBKR国际根本就是两个东西。IBKR日本提供的产品几乎是日本券商产品的简单复制。

那么,日本人是否可以注册海外平台交易期权呢,例如IBKR国际。简单来说,不能!

2017年开始,日本金融厅和全球营业的各大平台私下接触,发出警告,进行威胁。达成的结果是,日本护照已经被所有合规的海外平台列入黑名单。达成的效果是,日本居民没有任何途径交易欧美的复杂金融衍生品,除非他们在海外注册离岸公司,操作公司帐户,或者成为高贵的私人银行理财客户。

日本金融厅对复杂金融衍生品的严格监管理由是“保护(愚蠢的)投资者”。但且是,且但是,日本CFD交易却合法且流行。连line都注册了证券公司,各种植入CFD广告劝诱入金。

(愚蠢的)日本金融厅的监管政策是灾难性的,日本投资银行业几乎全灭。除了野村,你还能叫出第二家日本投资银行的名字吗?野村在泡沫经济时代布局海外,在之后的强监管环境下,海外分部成长起来。目前在日本几乎只留一个总部壳子,积极的业务部门主要在海外。因为日本投资银行界萎缩,野村成为日本和海外的唯一金融连接口,其在金融界的地位,相当于清朝的广州十三行,完全是垄断的。日本剩下的所谓投资银行,都在靠手续费苟活。

日本金融厅彻底卡死期权而放行CFD的真正理由,在于欧美期权不归他们管,而CFD是本国金融产品,他们管得到。

而在中国,情况更糟。

中国曾有过美股热潮时代,成长起来一批美股散户。就在那个时候,CFD在中国野蛮生长起来。

CFD本质上不持有金融资产,免受大部分金融监管。又因为中国监管完全禁止,所以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是不合规的野鸡平台。

因为CFD交易者99%最终归于爆仓离场,为交易所提供了一种暴力盈利机制。他们根本不实际购买产品,而是自己截单,和交易者对赌。99%的胜率,澳门赌场都要眼红的发狂。

2022年,中国学习了日本的先进经验,恫吓国际券商平台,中国护照也进入了黑名单,无法开立欧美交易所账户。中国和日本,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合体成为国际金融界的泥石流。

自己坐庄的CFD交易在中国越发繁盛,借助微商等渠道,畸形发展。这种平台连1%的机会都不给用户,因为用户会发现好不容易赚钱了,却根本无法出金。

不过这就是中国人自己的弱肉强食游戏了,完全脱离了国际金融体系。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