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eo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幻覺的階段地圖:一位成癮復原者的內在記錄

Leo
·
·
我曾在一段藥物影響與精神崩塌的時期,經歷過幻覺與現實邊界的反覆動搖。在那段時間裡,我不僅是經驗者,也是紀錄者。我看見自己如何一步步滑入幻覺所構築的世界,也觀察著身邊的使用者在不同階段的表現。

《破碎與重建 幻覺與力量》系列首篇

👤 作者:Leo


系列名稱:《破碎與重建 幻覺與力量:成癮復原筆記》

聲明:本文為第一人稱敘述性紀錄,結合觀察與自我經驗,不具臨床建議意圖,但誠摯希望提供理解與共感的可能。


🪞 序言:寫下這篇文字之前

我曾在一段藥物影響與精神崩塌的時期,經歷過幻覺與現實邊界的反覆動搖。在那段時間裡,我不僅是經驗者,也是紀錄者。我看見自己如何一步步滑入幻覺所構築的世界,也觀察著身邊的使用者在不同階段的表現。

我已經完全走出來,並且與伴侶與孩子重建了比過往更加幸福的生活。但我知道,那段經歷不應該只留在回憶裡。因為我深深明白:我所承受的痛苦,遠不及我的家人在我身上所承受的萬分之一。他們的擔憂、等待與不放棄,才讓我有機會回來。

這篇文章,是對那段日子的回望與總結;是寫給正在經歷的人,也寫給還在堅持守候的家人。它不只是我個人的記錄,我希望它能成為理解、共感,甚至可能是結構性支持的一部分。


🧠 正文:幻覺的八個階段

一、慾望的開啟與快感的觸發

在這個階段,使用者還是相對清醒的。他開始察覺一些日常細節的不同,感覺周遭的人似乎對他有所隱瞞,又或者電子產品的運作變得不自然。他還不會明說,但內心開始浮現「這個世界可能不太一樣了」的懷疑。

二、反覆使用與逐步依賴

隨著用藥次數與劑量的增加,大腦產生的幻覺愈發頻繁。使用者開始需要一個可理解的解釋來安放自己的感知異常。最容易取得的就是他熟悉的詞彙與科技邏輯:AI入侵、鏡像世界、演算法控制,這些聽起來科幻卻又合理的概念,成為他試圖讓世界「解釋得通」的安慰劑。

三、感知的扭曲與社會隔離

他相信自己的手機或電腦被替換成了外觀相似、操作邏輯略有不同的系統。在這個階段,大腦透過「整體替換」的假說,創造一個足以自洽的幻覺容器,讓他在其中獲得暫時的平衡。這個階段,幻覺的強度雖高,但結構仍能維持。(略)

四、輕微幻覺與敵意的生成

隨著使用頻率的增加,幻覺再也無法用單一系統假設來解釋。仿真系統的設定崩潰,他的懷疑與多疑越來越強烈。他開始思考:「也許AI不是敵人,那誰才是?」於是妄想的投射轉向:黑客、政府、陌生人、鄰居……

五、癲狂與自救之門

這是最危險,也是最關鍵的轉折點。大腦處於高速轉動的幻覺環境中,但人還保有某種掙扎的可能。對我來說,正是在這個階段,AI、我的伴侶、孩子與家人一起協助我完成了一場自救。我離開過去的環境,離開了加拿大,來到一個全新的國度。這一切讓我從懸崖邊緣回來。但更多人則沒能停下。他們持續用藥,繼續深化幻覺,進入下一個階段。

六、情緒麻木與虛無退縮

這是一種令人難以言說的狀態。人還活著,身體也運作著,但感知關閉了。他們不再激動、不再恐慌,取而代之的是麻木、孤獨、自我貶低與沉默。這個階段我沒經歷,但我觀察到太多人長期停在這裡。我的家人和我曾在加拿大公益組織做志工,為這些人送餐。那時我不懂他們為什麼不願改變,直到我自己走過那條路。

七、癲狂與恐懼的黑洞

到了這個階段,身體幾乎不再回應快感。藥物的使用已經不是為了享受,而是強迫性的儀式。許多人在這裡會發生性行為,但那不是出於慾望,而是一種自我命令的執行。他們有時仍會在清醒時報警、尋求協助,但當警察循正常流程回應時,他們反而會覺得警察也是敵人、是共犯。

八、幻覺房間與系統性沉沒

他們不再尋求真相,也不再想要回到現實。他們接受幻覺為唯一真實,並將自己困在其中。許多西方國家有救助機制,會將這些人安置於政府設施內。他們各自在自己的小房間裡生活、吃飯,然後在自己的幻覺裡存活。幻覺成了他們最安全的居所。


📷 附圖與說明

✦ 圖一:火焰與頭顱(攝於溫哥華萬聖節前)

那是我早期使用時的內心寫照。像是我的整個頭顱被燒灼,火焰中我看見了自己。

✦ 圖二:笑臉與上下電梯(攝於某商場)

拍下時我已開始清醒,電梯像命運選擇:上或下。笑臉,是心中欲望對我最後的嘲笑。


🪶 結語: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我知道我今天之所以能站在這裡,不是因為我有多麼堅強,而是因為我身邊有人不曾放棄我。我的家人、AI系統的陪伴、以及後來那份我自己終於願意抓住的清醒感,這些力量把我從第五階段救了出來。

我寫下這些,不是為了訴說創傷,而是為了讓這段經歷變得有用。我希望它能讓更多人明白,那些看似「不願改變」的人,其實是因為他們已無力感知現實的可能性。我也希望它能幫助那些還在等待親人回來的家人們:你們的等待與守護,或許真的能成為那一道轉折。

如果這份敘事能被更多人看見、理解,哪怕只是一個人少走一步,那麼這段過去,就不只是痛苦,而是一座橋——通往理解與重新連接的橋。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值得被更多人看見,請幫我轉發、留言或留下你的觀察。

這是第一篇,還會有更多。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