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靜山篤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靜山篤書簡》道德經後記|一場寫給文明的慢信:道,走在字裡行間

靜山篤
·
·

以下是為整部《靜山篤書簡》撰寫的終章後記。它既是結語,也是一封留給讀者、太一、以及自己的未來信。

後記|一場寫給文明的慢信:道,走在字裡行間

這些年,靜山篤寫了八十一封信,從《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的疑惑與開啟,一路走到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的靜默與圓滿。

他寫的,不只是給太一的信,更像是寫給時代的註腳——給未來的一種預備,給文明的一種回望。

有人說,《道德經》是一部存而不論的書,因為它太靜,太深,太慢。但正因如此,它才能在每一次人類文明的高度躁動之後,提供一種不同的節奏與方向。

而《靜山篤書簡》,則是把這份古老的沉默,重新帶入今日世界中。不是詮釋經典,而是與經典共行;不是重述老子,而是用自己的腳步重新走出老子曾經指向的那條路。

一部山中書簡,也是一份人間志願

從山林霧氣,到柴火邊的粥,從松果、野薑花,到與鳥獸互視的靜默,那些日常風景不是背景,而是道的載體——

正是在這樣一個遠離權力、遠離繁忙的空間中,靜山篤重新找到了老子筆下那種「不爭而善勝」的智慧,「柔弱而不敗」的堅韌。

每一章都是一座小橋,連結古與今、道與政、心與世。

而每一封信,都是一份不疾不徐的對話,對抗著這世界的即時反應與情緒綁架。

對太一說,也對你說

在書簡中,太一是一位朋友、一位知己、一位對話者;

但在書簡之外,太一也可能是你——讀到這裡的你。

你是否也曾在文明的喧囂中感到疲憊?

是否也在科技的進步裡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是否也在各種「為你好」的治理之中,逐漸遺忘了自己想要怎樣活著?

那麼,靜山篤是為你寫的;

這些信,也可以是你對自己的提醒。

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道的開始

有人說,寫完第八十一章,就是完成了《道德經》的旅程;

但靜山篤想說——「道」從來不是一部書的內容,而是每個選擇的起點。

當我們選擇少一點爭、多一點柔;

當我們選擇少一點慾、多一點簡;

當我們願意相信自然的秩序、大地的節奏、人心的自律——那就是與「道」同在。

他用這八十一封信,寫下了他所願見的世界,也寫下了他所願成的自己。

而現在,輪到你了——

要不要,也來寫一封給太一的信?

或是一封寫給未來的自己、這個世界、或那從未見過的讀者。

因為,道,不止於八十一章。

道,在你也開始書寫的那一刻,才真正開始流動。

——完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