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林安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自由职业是对“被资本异化”的一种无声反抗

林安
·
体力劳动变成了单纯的机械重复,因而有了工厂的流水线工人。手艺人、体力劳动者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和地位也因此贬值。最可怕的是资本把这一套模式也搬进了办公室,脑力劳动也开始变得标准化、流程化,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被进一步拆解、压抑,只需要按照流程做某一个模块的上的事情就行了,重复去做直到成为某个出了公司根本没有市场领域的“专家”,离职即失业。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探讨工匠精神是如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步步消失的。在资本主导的社会,人如何一步步从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个体,变成一台台不需要思考、只需要付出重复劳动的机器。

以及为了让这台机器可以长久可持续地被资本压榨,资本如何利用消费主义的概念刺激他们的欲望,让他们不得不陷入低价值的重复劳动里逐渐变得麻木。




前几年有一波“孔乙己脱下长衫去做体力劳动”的潮流,不管是送外卖、做保洁还是去咖啡厅打工,在脑力世界被榨干的年轻人希望投入到体力劳动的心流中,给大脑放个假。

但是最原始的体力劳动者——工匠们也并非单纯的体力劳动者,他们从头到尾都是带着思考和创造力在行动。比如说做一把椅子,从如何取材,到如何设计,再到用到的工具和周期等等,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系统和工作流。

只不过工业时代后科技和资本的介入标准化了很多流程,把思考的部分和执行的部分强行剥离开了,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规模化生产,人的创造力和个体经验也因此大幅贬值。





体力劳动变成了单纯的机械重复,因而有了工厂的流水线工人。手艺人、体力劳动者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和地位也因此贬值。

最可怕的是资本把这一套模式也搬进了办公室,脑力劳动也开始变得标准化、流程化,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被进一步拆解、压抑,只需要按照流程做某一个模块的上的事情就行了,重复去做直到成为某个出了公司根本没有市场领域的“专家”,离职即失业。

这是现代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是大厂神话破灭的本因。

我们能做什么呢?作者也没有答案,只是倡导大众除了一味追求抽象的知识之外,也注重掌握一门需要动手的技艺。在具体的动手与实践中重新找回“思考-行动”这个完整的链路。

突然觉得成为自由职业者,也是拒绝被劳动异化,被资本工具化的一种手段。它逼迫你跳出系统和框架,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去行动,重新拿回从0-1做一件事情的主动权。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有情感需求,以及拥有创造力。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多走出去,学习一些基础技能。比如开车,比如做饭,比如游泳,比如健身。了解自己的身体,储备一些最原始的生存技能,多去大自然里走走。科技越发展,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反而会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