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345minblo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参考书目

345minblog
·
中共党史研究专著(1949-1982)

前置阅读:

党组织和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2卷(1949-1978)》上下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按:本书是官方编撰的党史,对了解大体的共和国历史和官方的历史叙事有重要的意义,值得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  1921-2006》(陈丽凤)

按:研究中共领导体制的著作,有助于厘清历史上不同职位的含义和职位之间的关系。

《中国工资制度》(李唯一)

按:厘清毛泽东时代的工资制度,尤其是分清楚不同职业(干部、知识分子、技术工人、普通工人等)的工资制度变迁。


工业组织

《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 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华尔德)

(英文原著:《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按:“单位研究”的先河,本书最早研究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内部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提出了“新传统主义”的概念以描述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人身依附现象。

《Disenfranchised: The Rise and Fall of Industrial Citizenship in China》(Joel Andreas)

按:安舟的代表作,梳理毛泽东时代工作场所民主的变化,作者虽然不免有一些外宾,但是总体还是讲清楚工人实际民主权利的兴衰,也承认毛时代所谓“大民主”的缺陷。2021年列文森奖获奖。


农村

《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张乐天)

按:大陆出版的最重要的人民公社研究,虽然是个案研究但是写的非常系统。

《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

(英文原著:《Chinese Village, Socialist State》)

按:洋左对土地改革后的乡村的研究,1993年列文森奖获奖。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黄宗智)

(英文原著:《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

按: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系统分析,尤其是对“内卷化”剖析鞭辟入里,还涉及改革开放前后长江三角洲农村的变迁,1992年列文森奖获奖。

《近代中國農村體制的建立與演變,1900-1980年代:以滿鐵調查的村莊為中心》(陈耀煌)

按:根据满铁调查对华北农村体制变迁进行分析。


通史类:

1949-1976年的中国系列:《凯歌行进的时期》《曲折发展的岁月》《大动乱的年代》(官方通史)

按:三本书作者(林蕴晖、丛进、王年一)都是国防大学的教员,本书的史论总体代表改革开放后开明建制派学者的论述,可以视为“57体制”的回响。

香港中文大学共和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02-06,08,10

按:公认的最佳共和国史系列,作者都是大陆优秀学者。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

按:金冲及是官方学者的代表,本书可以视为改革开放后官方视角下的历史论述。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萧冬连)

按:萧冬连是国防大学的教员,本书偏向于通史,可读性很高,在大陆属于畅销书。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莫里斯·迈斯纳)

(法语原著:《La China de Mao y despues: Una Historia De La Republica Popular》)

按:海外毛左的代表公布共和国史著作,文革部分被人批评存在很多错误,但是总体可以观察这些学者的史论。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费正清 马若德)

(英文原著:《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4: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 1: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49-1965》;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4: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 2: Revolu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66–1982》)

按:剑桥中国史系列之一,作为入门很合适。

《脱轨的革命: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魏昂德 海外文革研究第一人)

(英文原著:《China Under Mao: A Revolution Derailed》)

按:目前最好的单本毛泽东时代共和国史通史专著

《毛泽东时代与后毛泽东时代》(钱理群)

按:钱理群的演讲稿,钱理群老先生作为中国高水平自由派,对亲历的毛泽东时代具有很深的体会,他的分析也比各类自由派学者要深刻多了。


1949-1952:建国、镇反、三反五反:

镇压反革命运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1》(杨奎松)

2. 《中国当代史研究》1-3(韩钢、杨奎松等建国初年具体研究的论文集)

3. 《胜利的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岁月》(毕克伟、周杰荣主编,海外学者对建国初期中国的研究论文集)

(英文原著:《Dilemmas of victory :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53-1956:三大改造:

庆祝公私合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卷: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林蕴晖 港中大国史十本中和三大改造相关部分)

2. 《凯歌进行的时期》(林蕴晖、范守信、张弓 林蕴晖撰写三大改造部分值得一看,其他部分可以不看,没什么意思)

3.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5-1959》(泰伟斯和孙万国,研究大跃进之前中国政治)


1953-1955:高饶事件:

高岗,饶漱石

1. 《重考高饶“反党”事件》(林蕴晖 基本上对高饶事件盖棺定论的研究)


1957-1958:整风运动和反右运动:

反右运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卷: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运动》(沈志华 港中大国史十卷本之一,整套书中质量最高的一本)

2.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麦克法夸尔 主要研究毛泽东和刘少奇在八大、整风和反右运动期间的分析和妥协)

(英文原著:《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1956-1957》)


1959-1961 大跃进与三年自然灾害:

大跃进

1.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杨继绳 争议很大的一本书,大陆非反建制学者相关研究最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四卷:乌托邦运动——从大跃进到大饥荒》(林蕴晖 港中大国史十卷本之一,官方框架和资料的束缚比较明显)

3.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马若德 中规中矩,成书太早材料不丰富)

(英文原著:《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8-1960》)

4. 《曲折发展的岁月》(丛进 官方史观下对大跃进和调整时期的叙述)

5. 《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上册)》(萧冬连 官方史观下大跃进史,但是可读性很高,值得阅读)


1962-1965:调整时期(四清运动):

1. 《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下册)》(萧冬连 是值得一看的调整时期通史)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五卷:历史的变局——从挽救危机到反修防修》(李向前 港中大国史十卷之一,虽然框架束缚很明显,但是作者有不少有意思的个人观点)

3.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三卷:浩劫的来临,1961-1966》(马若德 相较于前两本写作很迟,运用大量新公开的材料,水平很高,获得过列文森奖)

(英文原著:《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

4. 《四清运动实录》(郭德宏 为数不多研究四清运动的历史书)


1966-1976:文化大革命通史:

1. 《大动乱的年代》(王年一 官方史观体系下最佳文革通史,但是官方经念的太多了)

2. 《天地翻覆:中国文化大革命史》(杨继绳 目前最佳文革通史,不管是左还是右都承认这本书的价值,但是低级目田经太多)

3. 《风暴历程:文革中的人民解放军》(余汝信 余汝信是国内文革史料最丰富的研究者之一,这本书是最全面研究解放军在文革中的作用的通史,其中九一三相关研究是目前最好的)

4. 《“文化大革命”简史》(席宣、金春明:早年最具代表性的文革简史)

5. 《毛泽东最后的革命》(马若德,沈迈克 海外汉学最好的文革史,但是被卜伟华顾训中挑出一堆毛病)

(英文原著:《Mao's Last Revolution》)

6.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论》(水陆洲 毛左创作的文革史通史,水陆洲本人作为材料收集狂魔,收集全国文革材料,本书作为毛左视角的高水平论述也值得一读)


1966-1969 从文革发起到全国江山一片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六卷:“砸烂旧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与浩劫》(卜伟华 余汝信称赞为最好的这段时间研究)

2. 《失序的造反:文革初期的集体行动的内在机制》(魏昂德 社会学视角研究文革造反的机制)

(英文原著:《Agents of Disorder: Inside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3. 《文革群众运动的动员、分裂与灭亡——以社会运动学视角》(乔晞华,James D Wright)

(英文原著:《Mobilization, Factionaliz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Mass Movements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Social Movement Perspective》)

4. 《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徐友渔,对红卫兵的分化研究非常细致)


1969-1971 从九大到九一三:

温都尔汗坠机现场

1. 《折戟沉沙温都尔汗》(王海光 整本书依然在官方史观下对林彪进行批判,但是有一些个人内容值得关注)

2. 《“九一三”回望》(余汝信主编 对九一三事件大量的相关材料和全过程进行考实,可以和余汝信《风暴历程》相关记载进行比较阅读)

3.《溫都爾汗的幽靈:林彪事件「九一三」四十年後的回憶與思考》(启之、何蜀主编,包含民间人在九一三时候的回忆,作为民间的反应;除此之外还有学者研究论文集)


1971-1976 从九一三到文革结束:

四五运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八卷:难以继续的“继续革命”——从批林到批邓》(史云、李丹慧 港中大共和国史十卷本之一,质量相对一般)

2 《The End of the Maoist Era: Chinese Politics During the Twilin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72-1976》(泰伟斯和孙万国)


1976-现在 从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十卷: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萧冬连)

2. 《转折年代:1976-1981年的中国》(程中原、王玉祥、李正华)

3. 《20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征程》(苏品端、王鸿模)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