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不公平,也記錄溫柔」——陸曉浩談《之後的一週》
别处书社目前已与 CathayPlay 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放映合作,计划每月放映一部深度与关怀兼备的华语独立电影作品。CathayPlay 自 2019 年创立以来,专注于中国独立电影,已收录近八百部作品,涵盖剧情、纪录与动画,并特别关注女性导演与 LGBTQIA+ 群体的创作。
作为合作的开篇,我们放映了来自汕头导演陆晓浩的首部作品《之后的一周》,本片已入围第16届 FIRST 青年电影展主竞赛最佳剧情长片提名。
《之后的一周》是一部充满个人情感与地域记忆的作品,陆晓浩导演以温和而真诚的镜头语言,记录了潮汕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困境。以温和而真诚的镜头语言,记录了潮汕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困境。
导演陆晓浩毕业于武汉一所综合性大学,并非专业电影院校。《之后的一周》是其大学毕业作品,创作于四年前。作为潮汕人,他离开家乡到武汉读书后,意识到未来可能不再有机会拍摄电影,因此决定拍摄一部真正想表达的作品。影片聚焦潮汕地区尤其是农村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展现女性早早辍学、打工、结婚生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记录了他记忆中家乡的风景与空间。
电影设置了两组对照:两位女主角(女性视角)与两位男主角(男性视角),旨在呈现不同性别在相同环境下的生活差异。男性角色代表“留在原地”的生活状态,与女性的出走形成对比。刻意不出现父亲、爷爷等男性长辈角色,以暗示父权制对女性生活的无形压迫。影片节奏缓慢,风格受侯孝贤等台湾新浪潮导演影响,注重氛围与空间感的营造。
1 关于女性视角
“在我读大学那个时候,可能那时候女性主义这些东西还没有现在这么流行,那我为什么会想要做一个这样的故事?
我觉得就是没有从女性主义出发,或者是从阶级对立还是什么,我当时就是很本能的想要,关照我身边的这群人,想要展现他们的状态。
当时从一个做一个人出发,觉得其他人过的这样可能是不公平的,或者是他们值得,就是他们的状态是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在这个片子上到处都充斥着男权父权对他们的生活的挤压,但是又是无形的,就是悬在头顶的那种东西,所以就,很刻意的不去拍父亲爷爷这类角色。”
2 与女角色境遇的共鸣
“我的伯伯这些人,他们身上透露着那种掌控欲,那种爹味,就是那种,你作为一个儿子,其实他们只是把你生出来养出来,以防他们老了之后没人给他们养老,就是这种。我觉得我这种心境应该跟女性她们那种被工具化的心境是差不多的。”
3 电影的饮食世界
“对,里面那些吃的店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确实那家肠粉店有点难吃,那是我爸的朋友开的,他有时候会去打包回来吃,我就吐槽怎么这么难吃。”
4 关于电影美学
“台湾新浪潮那些电影那些导演都对我影响蛮深的。我最喜欢的导演应该就是侯孝贤。记得我当时看完冬冬的假期之后,在豆瓣上写了一个短评,就是我也想要拍出一部这样的电影。
它看起来不是那么重,然后那么让人觉得它是一部多伟大的电影,但看完之后就是能够激起你内心的某一块地方。我觉得他那部电影是创造了一个世界,就你可以进入那个世界去感受里面的东西。”
谢谢参与活动的大家,谢谢陆晓浩导演给别处带来这次真诚的映后分享,也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CathayPlay,在墨尔本CBD的三楼的小房间里,我们交流彼此成长背景、对城乡空间的感知和对电影世界的思考。而让华语独立电影被看到,以独立之声构建人与人的连结,正是别处✖️CathayPlay合作放映系列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