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残局
夜色沉沉地压在人们的头上,压在南阳的心中,曦林苑的火光逐渐熄灭,灰烬和焦黑的瓦砾散落一地。南阳站在废墟之中,衣袂微扬,脸色平静得几乎让人看不出半点情绪,刚才的泪光似乎是错觉。身后,紫云已离去。南阳深吸一口气,抬头望向空旷的京城夜空。月色清冷,照透她心底的寒意。
她是罪臣之女、将军府儿媳,身份尴尬至极。顾家被抄,丞相下狱,府邸已成废墟,而将军府也未能幸免——只是暂未完全查抄,但随时可能被围困或牵连。北墨,父亲等男丁,也很可能被控制,局势十分险峻。
她明白,若不迅速行动,连她自己,也难逃一劫。
翌日清晨,查办的陈官员带着兵丁、衙役,如潮水般涌入将军府。陈官员举着手中册文,神情森严,目光锐利,仿佛能透视人心。
闻家所有男丁早已被带走,府内已然乱成一团,哭声震天。杳鸢还远在边疆未归,不知如今接到消息了没有。小郡主已经被太子安排接回东宫,韵曲作为未出阁的姑娘,自然没有见过这样的架势,此刻六神无主。语莺抱着哭得不停的嘉仪,却怎么哄也哄不住。婉雁咬着唇一言不发,但还算冷静。南阳穿上平日里并不起眼的素色衣裳,头发简单挽起,神情冷静而坚定,迈步迎向来人。
“封锁所有出入口,许进不许出,将府内所有人,驱赶到庭院或大堂集中看管,如有反抗,格杀勿论!”一名衙役高声喊道。
衙役刚要向陈官员递过圣旨,却被陈官员抬手制止。南阳知道,自己变卖的资产总算没有白费。
“南阳,随我至厅堂一叙。”陈官员语气不容置疑。
南阳微微一笑,轻声道:“陈大人放心,南阳已是闻家妇人,随公差验视宅院,不敢有违。”她言语恭敬,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镇定。
陈官员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于她的从容。南阳心中暗暗盘算:能在这一刻保持如此冷静的姿态,这便是她最好的自救起点。
在被引至厅堂之时,南阳从怀中取出几页密笺——她早在太后生前暗中搜集的证据,记录了太后在朝中布局的一些细节,以及丞相的一些非核心罪证。纸张虽薄,却记载着潜在的价值。
她将纸张轻轻放置在桌上,声音如寒冰般:“大人,这几页,可作为证据佐证闻家之清白。望官人明察。”
官员眼神微动,但仍面无表情:“南阳,此事非同小可,闻家牵连甚深,如何能自保?”
南阳抬眸,目光坚定,缓缓道:“大人且看,若无此佐证,恐将冤枉无辜。闻家虽与丞相将军有交,但绝无图谋不轨之意。若官人愿听我一言,必能让皇上明察公正。”
她的话不多,却每一句都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纸上记录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她提前布局、暗中观察的成果。她利用太后生前的旧情与布局,让官员知晓,若此证据得以呈上,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闻家的责任。
官员沉默片刻,微微点头:“你倒是胸有成竹。”
南阳轻轻颔首,微笑不语。她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要通过自己身份的微妙位置与陈官员周旋,以保证闻家不会彻底覆灭。
午后,南阳走入将军府尚存的书房,窗外风声呼啸,吹动半掩的窗棂。她坐在书桌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心中盘算下一步:北墨和父亲虽然暂时被控制,但并非无助。若能借助宫中残留的旧情与权势布局,她便能为家族争取片刻喘息之机。
她将手中搜集的证据理顺,列出可能影响局势的细节,心底已做好准备:只要运筹得当,她便能在这场浩劫中为闻家争得一线生机。
傍晚时分,陈官员再次造访。南阳已将证据整理妥帖,陈列于桌上,整齐有序。她静静立于一旁,神情淡然,目光如寒星般锐利。
“南阳,你所言可有凭据?”陈官员冷声问。
南阳点头:“此为太后生前宫中安排、闻大将军所涉非核心罪证。若大人愿查阅,必能明察是非,保闻家部分子孙无祸。”
陈官员盯着她,沉默片刻,终是缓缓颔首:“你倒有几分手段。”
南阳不动声色。她明白,这一步,如果成功,便能保全闻家中尚可保的部分力量。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只能任人摆布的棋子。
夜幕降临,南阳独自站在书房窗前,凝望京城灯火。灰烬与风声交织,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总是这样盯着自己的影子。光也总是把她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
世事如棋,一步错,步步错。
窗外风声呼啸,宛如千军万马奔腾,却无法动摇她的决心。今日的聪慧与冷静,明日将成为她与家族生还的希望。
南阳的目光,坚定而深远。她将是这废墟之中,唯一不倒的存在。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