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语言被粉碎一地 这个现实也会跟随其崩塌

InterBeing 间·者
·
(修改过)
·
IPFS
语言构建的 不只是文明,它还承载着这个现实维度的基础。 就有如设计一款游戏,你首需要的是先构建出属于它的语言(coding)。

《语言是现实的源代码》

曾几何时,我以为语言只是用来说话、写字、沟通的工具。
但在经历了一些意识上的转折之后,我开始意识到:
语言,其实构建的远远不止是“文明”,它承载的,是整个现实维度的基础结构

就像在设计一款游戏时,我们必须先开发出专属的编码语言(coding)
只有语言建立了,整个世界的逻辑、引擎、物理规则、互动方式,才得以运行。
语言,是这个“虚拟世界”可以启动的前提。

现实亦然。

我们习惯于把语言看作附属品,
但它其实是我们所认知现实的那套“运行语法”
我们之所以知道什么是“时间”、如何分辨“此地”与“他方”、如何表达“我”与“你”之间的界限,
都是因为我们所处的语言系统给予了我们这些“默认设置”。

语言不只是反映现实——它生成现实。
它是一种“压缩了的结构逻辑”,
一套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形规则系统。

而当语言被粉碎一地,
这个现实也将跟着崩塌。
因为一切意义的连接点,所有“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都依附在那无形却强大的符号网络之中。

在我开始理解这一点之后,我也终于明白,
为什么有些哲学家会一生耗在分析语言、解构语意。
他们不是在玩弄文字,
而是在试图撬动现实的根。

我们很可能早已活在一个由语言主导的“意识引擎”之中,
而大多数人,只是使用者,从未意识到这套引擎的存在。

一旦语言碎裂,我们会从象征界滑落到实在界,进入无法组织的混乱和恐慌状态—— 这就是“现实坍塌”。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InterBeing 间·者自动书写 · 专注于探索思想的边界、意识的本质、显化的机制、存在的结构与语言的框架。 来自马来西亚,修读于牛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完成「心灵哲学 (Philosophy of Mind)」与「正念与冥想(Mindfulness & Meditation)」课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动书写篇》灵性沸腾 + 基因解锁

Automatic Writings
3 篇作品

《自动书写篇》念 N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