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uncanL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來自南半球的傳奇樂隊AC/DC

DuncanLau
·
·
坦白說,當知道年初在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竟然推岀向樂隊AC/DC致敬的紀念郵票,我的確感到愕然,因為這是一隊來自澳洲的樂隊,並非來自英國!
英國皇家郵政推出的其中一款小全張,幾乎包括每一張專輯的封面。

英國皇家郵政推出這種向音樂人致敬的紀念郵票當然不是第一次,由披頭四,到Pink
Floyd,到滾石及皇后樂隊,以至稍為冷門的Iron Maiden,起碼全是英國的樂隊,很理所當然。向一支不是本國的樂隊致敬,大概就是說明這支樂隊成就非凡吧。

如果要談一點歷史,大家可以說當年澳洲就是英國將一些囚犯放逐去的天涯海角吧,大家關係必然是千絲萬縷。例如比知樂隊,當年也是一家人移民過去(還要坐三個月的郵輪),事業開展了才回到英倫打開天下。而Young氏家族的家鄉在蘇格蘭,一家人早年移民來澳洲,就此定居。而跟比知一樣,這隊AC/DC也是得力於一對兄弟Angus 和 Malcolm Young,其實他們共有六兄弟,而這對兄弟兵一直合作無間,直至Malcolm Young在2017年病逝為止。

樂隊早期Bon Scott時代

樂隊的形象也是從一而終,主音結他手Angus一開始便以英國學童形象示人,一身校服,短褲,還有一頂學童Cap帽,如今他是七十歲,形象依舊不變!而樂隊另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先後有兩位傑出的歌手,Bon Scott 在1974年加入後,他那沙啞而帶邪氣的聲線,令樂隊聲名大噪,在重型搖擺界别建立自己一席位。不幸Scott 在1980年突然猝死,樂隊短暫意圖就此作罷。不過Scott 的父母認為兒子會希望他們繼續,於是他們展開大規模的招募歌手行動,最終落實Brian Johnson,他同樣有沙啞低沉的聲線,但多一份狂野,想不到樂迷大為受落,讓樂隊更上層樓,成為享譽全球的品牌。很少人會特別將兩位歌手比較,大多數人是兩個都喜歡。

自己是出國以後才接觸他們,畢竟他們的音樂在香港沒有太大巿場,我從未聽過有電台播放他們的歌曲。第一張購買的專輯是《For Those About to Rock (We Salute You) 》(1981),已經是Brian Johnson主唱的年代。雖然自己也有追聽回一些舊作,但不算深入,自己也不算是投入的粉絲,只是斷斷續續地追隨,也留意到他們的成績持續上升。

到2008年的一張《Black Ice》竟然在歐美澳等流行榜上,全部登上榜首,真叫人另眼相看。兩年後,一張叫作《Iron Man 2》的專輯,算是用在電影上的歌曲,但不大算是電影原聲帶,只是導演太喜歡他們的音樂,情節上都用上來配搭。專輯上沒有新歌,可算是一張精選專輯,個別曲目有再次混音而已,而選曲方面,差不多是兩代歌手平分春色,可見兩人在樂迷心中的比重。專輯依然大賣,奠定了他們在重型搖擺音樂的地位。

下一張專輯是一張現場錄音,《Live at River Plate》是收錄了樂隊在阿根廷布宜洛斯阿里斯的河床球場的一次演唱,一支來自南半球的傳奇樂隊,在南半球的另一端演出,真有點天作之合,這也是自己最喜歡的現場錄音專輯之一,令人熱血沸騰之餘,也心悅誠服。

2020 Power Up年代

Malcolm在2014年因病情而選擇退隊,但仍然參與創作,他們提升一位侄兒Stevie作替補,其實他很早已參與巡迴演出中,如今正式成為全職成員。Malcolm在2017年離世,他們上一張專輯《Power Up》在2020年推出,歌曲都是Malcolm的遺作,專輯同樣高踞歐美澳各地的流行榜榜首。因為疫情關係,世界巡迴演唱延至去年才展開,預計今年年底回到澳洲作結。之後會如何,沒有人可以肯定,Angus今年剛七十歲了,如果要選擇退下來,已是夫復何求了。

AC/DC在1975年推出第一張專輯,今年(2025)剛好是五十年。甚麼「五十年不變」的說法,由一支來自南半球的搖擺樂隊,在不知不覺間做到了。


聽歌時間:

Bon Scott時代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
自己購買的第一張AC/DC專輯的主題曲。
來自《Black Ice》的單曲。
來自2020年的單曲,算是最近期的作品了。
在演唱會中,難免會有由Johnson翻唱Scott的曲目,這是其中一首。
為電影《Iron Man 2》而剪輯一個新MV。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