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uncanLau
仿如直系親屬的伴奏樂手
最近看了一部紀錄片,談七十年代在美國一班伴奏樂手,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參與的專輯數量驚人,合作過的歌手樂隊多不勝數,人人讚不絕口。一轉眼,已經合作超過五十年!

香港音樂史時間線
之前看到一篇談英美流行音樂發展的文章,以特定年份區隔,分析何以發展出不同路向,雖是作者個人意見,但自己也深感興趣。忽發奇想,如果套用在香港音樂史,又有何風景呢?

占士邦,翻到新的一章
Daniel Craig宣布不再參與占士邦這個角色,而他的最後一部邦片《No Time To Die》中,最後應該是死去。在角色的版權持有人MGM公司年前被Amazon收購了,令大家對占士邦的前途,引起多方揣測。

我所認識的的Chris Thompson
上一篇文章談及《Blinded by the Light》一曲時,無意之間想起一位歌手Chris Thompson,相信很少人認識,想介紹一下。

你可能不知道,他們才是原唱
翻唱歌曲屢見不鮮,以往,就連披頭四也會翻唱別人的歌曲,發展到現在,更是多元精彩,有些更凌駕原曲,甚至聽過原曲的人,反而是少數。

狀元情意結
一到中學公開試放榜,大家又回到古代,媒體大肆報道「狀元」的消息,樂此不疲,今年更有「終極狀元」的稱號!

單純的頭腦心思慎密(蘇格蘭樂隊Simple Minds)
當大家談論有五十年歴史的樂隊,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滾石樂隊,早幾篇我提到的澳洲樂隊AC/DC,再之前也寫過的Def Leppard, 但一隊叫Simple Minds的蘇格蘭樂隊?

移民生活:黑雨和上班
最近香港連場黑雨,好幾次是在早上上班時間發出,惹來怨聲載道,早唔發遲唔發,已經在路上,兩頭唔到岸。去上班抑或回家,都已是身已濕。奈何?

雜談所謂美食(粥品篇)
近年有不少粥舖結業,有屋邨小店亦有經營多年的,甚至連鎖性的更全線退場,似乎引起不少香港人的迴響,有人表示粥水都冇得食,也有人覺得會吃粥的人越來越少。

再談北美中菜
上次提起,一味左公棠雞(亦有稱左公雞)和蝦龍糊,在北美城市相當流行,反而在香港很少聽到遇到。後來想起,還有一兩道菜式,可以一談。

獎金獎品,遊戲節目(Game Show)
曾經,這類遊戲節目(Game Show)是大行其道,甚至演進成非常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風靡一時。現在已不復再,近日在網上,不知何故,接連派片給我,勾起一些回憶,也有些意見和大家分享。

Paul Young,另一個保羅的音樂故事
一不離二,二不離三,既然寫了兩個都叫保羅的歌手,也馬上想起另一個,就一氣呵成地寫多一篇,這位叫Paul Young的歌手,絕不後生(年輕)了!

Paul Heaton另一個時空的音樂生涯
寫Paul Weller時,幾乎馬上想另一位類似歌手,而且也叫Paul,全名是Paul Heaton。

Paul Weller劃分時代的音樂生涯
Paul Weller在英國以外,也許不算是家傳戶曉的名字,但細說起來,才驚覺他的音樂事業是如此豐盛!

改名喎,就改名吧!
香港回歸前,大家曾議論紛紛,一些地名,機構名等,會不會需要改名,以表示一點甚麽呢?後來沒有甚麼行動,也沒有人再提。想不到廿八年後,又有人舊事重提。

語言與文字
一個人對自己的母語認同,總覺得是最美麗,最能表達自己,這該是無可厚非的。

爆冷和被爆冷(某些被誤用的詞語)
一輪的大型體育盛事,大家都有點評述疲勞吧,自己比較討厭經常聽到「爆冷」一詞,有點兒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