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莉蕬的安安》:漂亮闡釋「這樣也行」

口袋書尺寸、怪怪少女封面、難以理解的書名,奇書特徵明顯,若非獨立書店老闆推薦,它並未進入我的磁場。
就像照片中這段,意識一個接著一個,不需要潤飾與抵抗,就讓它流曳下去,我讓自己也這麼讀著,儘量不想太多。
只是難免揣摩作者創作時的心境,時常是時間和空間非線性交織或是臨時就地取材的意識?那有著湯瑪斯曼《魔山》般的碎嘴,又似佩索亞《惶然錄》的自言自語,卻不可能不想到凱魯亞克《在路上》的直覺無間斷,當然意識流系的典型連續風格更是無所不在。是抽象畫的文字版本嗎?
看書的時候仍會想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他為什麼會寫出這些句子,第二個是這些句子之間有什麼關聯性而形成上下文,讓他足以如斯築文?我好奇的是動機而不是內容。
原來,書末後記中作者自己給了答案,確實是以自由書寫為目的。如果我硬要說是布洛斯式的拼貼與咆勃爵士的即興,那也是我的感覺,雖然我猜作者不一定是這麼想,也許他放得更開呢。
#本來以為蕭詒徽是女生+1
#書名也在後記中有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