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街道都是我的運動場
自從接觸匹克球這項運動後,我開始盡量保持每週至少打一次的頻率。而每週一次是指到專業的場館 ( 土城運動中心 ),有專業的教練在旁指導,有固定的程度不錯的球友。這樣的運動方式,很徹底、很安全,很規律、也很熱鬧。
另一半覺得既然我這麼喜歡這項運動,就買個自用的球拍吧 ! 其實說真的,倒也不是有這麼喜歡這運動或是上癮,是因為這是我目前的身心狀態所能駕馭得最好的運動了~ ( 難道還要搬出我以前打籃球、壘球、拳擊的運動史嗎? 😅)
自用球拍這件事也很有趣。專業教練推薦的從 3,000-8,000 不等,我在蝦皮上看到的 300 多一點就有,真不知是計價幣別的差異還是教練有代言費。我自覺以現在的身手,弄支重量輕、看起來炫、 500 以內的就可以了,另一半果然就發揮了她平日網購累積的經驗值與效率,很快的就買了符合我條件設定的球拍,還凹了一個球袋,算是很成功的完成這個任務。

球具都準備好了,本來我們又報名了 8/19 晚間至土城運動中心的 「臨打」( 單次收費,遇雨暫停,時間從 19:00-22:00 )。但因另一半開會開得晚,下班回家都七點半了,只好 "翹課" 一次了。晚餐吃著她帶回來的 「梁社漢便當」,飽足感之後緊接著罪惡感也油然而生,本該運動消化的脂肪沒有一點耗損之外,還補充更多的戰備存糧,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們就心生一計,到附近的籃球場練一下匹克球吧。
離家很近的運動場地是一處里民活動中心,有一片很不錯的籃球場。我們想到附近剛好又有一個 U-Bike 租借站,所以打算騎 U-bike 過去,可以沿著大圳吹著涼風,順便可以當熱身。到了以後,不料籃球場開放的最晚時間只到 21:00,我們就在附近尋覓可以運動的地方。

我們發現一片封閉的道路上有一對夫妻正在打羽毛球,這面積夠大到可以容納多組人員運動而不會彼此干擾,我們就很自然地打起球來。塑膠球拍與塑膠球敲擊的清脆聲,在夜間寬闊的道路上顯得特別響亮,似乎也為安靜的街區帶來一些生氣 ( 或是鄰居真的生氣了? ) 雖然只是雙人間的基礎技巧練習,卻也練得滿身大汗,渾身血液循環得暢快淋漓。


就像當年 CITY CAFE 品牌升級時的 Slogan : 整個城市都是我個城的咖啡館,對我來說,整個街道都是我的運動場了~ 運動習慣的培養,這件事缺的就是一種自律的意志,還有把無聊的事情有趣化的想像。
大家一起來把運動這件事變有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