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加密.阿努~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新手交易02】合約交易中的重要名詞與設定

~加密.阿努~
·
·
「逐倉?全倉?」剛接觸合約,一定有許多名詞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本篇將會說明一些重要的名詞與其設定

合約交易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操作模式,常見的名詞與機制若不了解,往往會直接影響到倉位管理與盈虧判斷。以下整理出六個關鍵名詞、概念與設定:


1. 逐倉 vs 全倉

  • 逐倉

    • 每個已開啟倉位獨立計算盈虧。

    • 例如:在 ETH 與 SOL 各開 10 USDT 倉位,ETH 下跌時僅影響 ETH 倉位,不會牽連 SOL。

    • 可手動增加保證金(開倉本金),降低強制平倉風險。

    • 適合: 想把不同交易對分開風險管理的人

  • 全倉

    • 所有倉位共享合約帳戶的資金池,盈虧相互影響。

    • 當 ETH 下跌,會動用「開倉保證金+合約帳戶資金+其他已開倉位」來抵扣損失。

    • 若多個倉位同時虧損,容易觸發連鎖爆倉。

    • 適合: 主要操作單一或少量幣種,並有計畫分配倉位資金的人


2. 最新價格 vs 標記價格

  • 最新價格

    • 即市場即時成交價,會隨買賣單快速波動。

    • 常用於市價單與止盈止損觸發。

  • 標記價格

    • 由「市場平均價格 + 合理基差」計算出來。

    • 避免因市場操縱或交易量過低,導致高槓桿用戶被惡意平倉。
      (俗稱:避免插針風險,但也可能無法觸發限價單進場)

    • 重點: 止盈止損若依標記價格觸發,可能與預設點位擦肩而過,要留意差異


3. 為什麼剛開單就虧損? (非每個交易所都會)

  • 合約開單時通常會出現「價差」,即進場價格與實際成交或標記價格間的落差。

  • 槓桿越高,價差影響越大,帳面浮虧更明顯。

  • 有些交易所的合約開單手續費會直接將手續費轉成價差,而不是另外支付手續費
    如:BingX交易所的<標準合約>

  • 建議: 新手避免使用超過 20 倍槓桿,降低短期價格波動的風險


4. 資金費率 (Funding Rate)

  • 資金費率是合約市場用來平衡多空力量的機制。

  • 規則:

    • 費率為「+」:多方需支付費用給空方。

    • 費率為「-」:空方需支付費用給多方。

    • 通常為每8H計算一次,但當市場極度偏向一方時,計算時間可能會縮短

  • 解釋:

    • 當市場多單過多,費率通常為正 → 鼓勵空方進場。

    • 當市場空單過多,費率通常為負 → 鼓勵多方進場。

  • 提醒: 長期持倉者要考慮資金費率成本,避免被「資金費率」侵蝕獲利。


5. 減倉機制 (自動減倉 ADL)

  • 當市場劇烈波動,出現強制平倉卻「穿倉」(超過強平金額仍不足以覆蓋損失) 的情況,系統會啟動 自動減倉機制

  • 獲利方的倉位會被部分減少,用以填補穿倉損失。

  • 意義: 保護市場整體公平與穩定,避免交易所資金池出現巨大虧損


6. 單幣保證金模式 vs 多幣保證金模式

  • 單幣保證金模式

    • 僅能使用該幣種作為保證金,盈虧也以該幣種結算。

      例如:若用 USDT 單幣保證金,只能用 USDT 開倉,盈虧都以 USDT 計算。

    • 優點:

      • 結算方式單純,盈虧一目了然。

      • 不會因其他幣種波動影響保證金價值。

    • 缺點:

      • 保證金靈活度較低,若帳戶其他幣種有資金,也無法直接共用。

  • 多幣保證金模式

    • 可同時使用多種幣作為保證金,且盈虧以「等值美元」統一計算。

      例如:帳戶同時持有 BTC、ETH、USDT,皆可共同作為保證金使用。

    • 優點:

      • 資金利用率高,多種資產可共用風險承擔。

      • 降低單一幣種流動性不足的風險。

    • 缺點:

      • 因為涉及多種幣種,若其他幣價格下跌,會造成保證金價值縮水 → 提高爆倉風險。

總結

  • 逐倉/全倉 → 倉位管理方式,決定風險隔離或共享。

  • 最新/標記價格 → 成交與風控依據,避免被市場操縱。

  • 開單浮虧 → 來自價差與槓桿效應。

  • 資金費率 → 平衡多空,長期持倉成本必須考慮。

  • 減倉機制 → 保障市場穩定,可能會動到獲利方倉位。

  • 單幣/多幣保證金 → 保證金設定模式,決定資金靈活度

    但須注意 靈活度與風險 成正相關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