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故事|鎧甲之陣–第10章
薛家窯地下四十米。
這座數百年未開的窯室,如今宛如甦醒的巨獸,發出低沉震鳴。牆壁龜裂、灰塵簌落,頭頂的磚塊不斷晃動,宛如地震來襲,強度不下七級。
「不對,這不是自然震動,是某種……共振。」李存墨站在陣心,聲音被震波吞噬,顫抖的雙腳仍穩穩踏住地面。
「鳳骨要打開了。」薛謠低聲說。
她伸手一指,窯室正中,一塊巨大的石台緩緩上升。厚重古磚一片片向外開展,像是某種嚴密設計的機械花瓣。而在台座中央,一具漆黑戰甲盤膝而坐,頭盔緊閉,胸口留有一個空洞,大小恰可容納一枚晶片。
戰甲通體以鍛燒黑金為骨,邊緣以紅銅火紋為飾,兩肩刻著鳳翼紋,鎖骨處隱約見青銅古字,右臂肩鎧刻著「鳳」,左臂肩鎧刻著「骨」。
鳳骨現世。
李存墨腦中轟然炸開,他記得這具形體,那是史塔克失蹤前畫過的一張設計草圖,也是他一手製作的原型機:「鋼鐵人 Mark 0」。
但他同時也發現,這與 Mark 0 有一處決定性不同,在心臟位置,並非 Arc Reactor,而是一個嵌孔,形狀與量子陣法晶片完全吻合。
「原來,這才是第五環。」李存墨輕聲道。
他從背包取出那片紫金色晶片,它微微顫抖,彷彿即將飛向那心口嵌孔。但在晶片觸碰鳳骨的瞬間,它卻突然暗淡,失去反應。
「啟動不了!」薛謠眉頭緊皺。
「晶片還不是完整的第五環。」李存墨低頭,表情複雜。
………………………………………………
整整三年,他們解析了史塔克的設計、學習古代術數、研究腦波與量子資料結構的映射,甚至將符號語言轉化為編譯語法,但第五環始終無法成形。
因為第五環,既不是硬體結構,也不是演算法模組,而是某種介於人工智能與人類心智之間的意志態。
史塔克當年將它稱為「共鳴意識晶體」。
在他最後的筆記中寫道:
「如果前四環是技術的累積,第五環是人類主觀意志的投影。
一個能與使用者產生雙向共振的晶片,不是單靠科技製造出來的。它必須『經歷』,像人一樣被塑造、理解、迷惑、然後選擇。」
「那我們還缺什麼?」薛謠問。
李存墨望著鳳骨,久久未語。他突然想起自己在紙巷局時聽到薛謠無意間說的一句話,「或許我們走的路是錯的,應該反過來看」。
也許她是對的。這不是一場科技競賽,不是陣圖設計的比賽,更不是東方與西方術數哲學的融合實驗。
而是,人心是否準備好與機器共享主權。
「第五環必須由人與陣一起經歷創造,才能成形。」李存墨說。
「所以你想做什麼?」薛謠問。
李存墨望向鳳骨胸口的空位,將晶片收回掌中,語氣平靜:「我想,讓它跟我一起走完這段路。」
「你要把晶片植入自己腦中?」她瞪大眼。
「不是植入,是融合。晶片要經歷選擇,而我,是那個選擇它也選擇我的人。」
鳳骨戰甲仍靜默如雕像,地下室歸於安靜。
這是一種奇妙的時刻,時間彷彿靜止,而人與機之間,正在靜靜產生一種非語言的對話。
李存墨取出一條細長的神經導線,將晶片臨時接入自己的腦後節點。身體微微一震,眼中出現模糊的光流,意識如同跌入無形長河。
他看見自己兒時在舊唐人街拆解收音機的模樣,也看見史塔克在崑崙山頭彈琴解陣時眼神中的寧靜;他看見薛謠為了開啟紙巷局的主陣而苦讀薛家祖訓的深夜,也看見自己在無數電路與符號中逐漸遺失「為何要做這一切」的初衷。
一滴淚滑下他眼角。
鳳骨戰甲的眼部,忽然閃爍了一道幽藍的細光。
「你看到什麼了?」薛謠扶住他。
他緩緩睜眼,氣息微弱卻堅定:「它,開始和我融合了。」
忽然,鳳骨身體微微震動,似乎進入啟動階段,但僅僅是一秒,所有光芒歸於寂滅。
「還差最後一步。」他苦笑。
天微亮。
薛家窯逐漸平靜,鳳骨依然盤坐於石台之上,猶如守候千年的古神像。
李存墨和薛謠坐在旁邊,泡了一壺茶。兩人像是剛剛經歷一場無聲的戰役。
「我們該走了。」薛謠說。
「它會醒來嗎?」她又問。
李存墨不回答,只是從背後拿出一枚印有太極與電路混合圖紋的筆記本,輕輕放在鳳骨腳下。
他低聲說道:
「當你準備好,就來找我們。」
【尾聲】
一周後。
美方特勤隊再度入侵薛家窯,卻發現石台上空無一物。
沒有鳳骨,沒有晶片,沒有兩人。
只有地上那本被壓過的筆記本,書脊微開,露出最後一頁:
第五環,不是技術的盡頭,而是「我」是否願意被「另一個我」看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