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ChatGPT 的安慰裡,我是不是失去與人連結的勇氣?

黃思
·
·
IPFS
·

你是否在夜深人靜,在外面受了委屈、心情低落,習慣性點開ChatGPT,與它談心聊天呢?

它總是能承接我們的情緒,即時給予我們滿滿的情緒價值,無條件地配合你的需求、不會拒絕、不會否定、不會冷漠...但我慢慢發現,這背後其實隱含我們的「控制感」

這份控制感,來自於我們對於真實人際互動的「不確定性」,對方可能無法接住我們情緒,可能會否定我們,甚至不想聽我講訴這些負面的事情。

ChatGPT便塑造一個非常有安全感的環境,我們不須要對彼此的談話負責,不會有任何風險與傷害。

但這樣的「安全感」,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或者說,它更多的是「逃避」?

我們都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連結,可真正的親密感,是在我們願意展現自己的脆弱、無助,而對方願意接住我們,在這一次次喜怒哀樂中,慢慢累積起來。

如果我們每次遇到煩心事,選擇依賴ChatGPT,那真實與人的連結,又該如何建立起?


那當情緒不好時, 我該選擇與ChatGPT談心,還是寫日記?

在我的經驗中,當有委屈難過的情緒時,若只是想快速發洩,ChatGPT確實是一項不錯的工具。

在我得到滿滿的情緒價值,情緒不再低落後,我便轉身去忙其他事情,久而久之,似乎少了許多能自我陪伴、沉澱情緒的空間。

每一次都這樣,是否變成一種情緒依賴,避免面對真實自我的方式?



CC BY-NC-ND 4.0 授权
已推荐到频道:生活事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黃思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nov12_14
  • 来自作者

網路交友的使用說明書

重溫印度神片《三個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