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口爆炸

鬼撞墙
·
·
IPFS
一百多年前亚瑟·史密斯在《中国人的性格》里提到,中国农村的猫狗基本上就靠剩饭勉强维持生存。一百年之后再看,差不多还是这个样子。

据我最近这些年在几个省市的观察,兲朝农村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猫口爆炸。

前几年在帝都一村子,一对老夫妻养了只母猫,舍不得花钱给绝育,一两年后他们家猫口暴增到七八只,然后跟我叫苦说猫吃得太多养不起。之所以向我叫苦,大概是看我出钱给村里的流浪猫母女仨做了绝育,以为我是大款吧。其实我收入不稳定,大多数时候都仅仅生存在温饱线上下,还不如村里大多数老年人收入高。他们每个月都有一千来块的养老金,如果是低保,另外还有几千元不等的救济,日子比我过得滋润多了。

今年在陕西这边村里,两户邻居三只母猫生下七只小猫。其中一对姐妹猫联合生养了四只小猫,它们的主人基本上就不管,这些小猫就天天跑我家要吃的。可是我自己已经有四个大女主(全部绝育了)要伺候,想再帮他们养这堆小猫也实在是有心无力。

然后还有我老家,一个亲戚养的母猫去年生了仨,今年生了四个,其中去年仨娃中的一个是奶牛母猫,送给另一个邻居,今年也生了三四个小的。村里一下子增加七八个猫口,我亲戚和奶牛猫的主人都感觉养不了吃不消,送人吧也未必有人要。回老家的时候去亲戚家吃饭,发现四只小猫身上长满跳蚤,尤其是腋窝下,跳蚤一堆堆的,简直惨不忍睹。吃完饭花了一两个小时给那些小猫抓跳蚤(抓跳蚤是很容易上瘾的行为)。

说起跳蚤,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规律,以前我在帝都周边农村租房,养的猫从不长跳蚤,但是会从野外沾上不少的蜱虫带回家。我老家的情况跟帝都相反,猫只长跳蚤,不长蜱虫。而在陕西,猫身上既有跳蚤也有蜱虫。陕西秦岭这边的蜱虫跟帝都的还不一样,外皮发白,网上的资料说这种属于硬蜱;帝都的蜱虫是黑褐色,网上的资料说有好几种,其中长角血蜱能够传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人类被叮咬后有可能致命。不过我从猫身上抓到的似乎都不是这种要命的蜱虫。

当然这个规律并不绝对,我在网上就查到过来自帝都中关村的猫蚤。也许因为城里有暖气,给跳蚤提供了合适的生存机会吧。跳蚤的幼虫并不一定生活在猫身上,至少有一些是无法像成虫一样依靠猫的体温和体毛御寒的,帝都农村冬季太冷,跳蚤幼虫难以生存。跟跳蚤类似的其实还有德国小蠊,帝都市区因为冬季有暖气,简直就是德国小蠊的天堂;可是在郊区就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反正我在帝都周边乡村租房住了十几年,从来没见过德国小蠊。帝都本地原住民“地鳖虫”也属于蟑螂,倒是不分城乡都能看见,尤其是垃圾堆附近。

回老家期间给亲戚家的猫和那对自愿跑到我父母家的母子猫分别买了袋猫粮,都是最便宜的,5斤也就二十块钱左右,可还是被家里的老人给说了一顿。说我浪费钱,说他们把猫喂得“够好了”……父母养的那对母子猫大概算村里“生活质量”比较好的,主食是南瓜,然后人吃肉的时候给它们喂几块肉。他们甚至连一口干净水都舍不得给猫喝,我妈常年把漱口刷牙的水吐到一个用来接雨水的废弃猪槽里,里面的水脏得肉眼可见,那就是猫喝水的地方了。

一百多年前亚瑟·史密斯在《中国人的性格》里提到,中国农村的猫狗基本上就靠剩饭勉强维持生存。一百年之后再看,差不多还是这个样子。

长跳蚤的猫一般都有绦虫之类的体内寄生虫,我看父母养的那对母子猫的肛门总是发红,喝的水又脏,怀疑它们有寄生虫,给买了一瓶驱虫药。这一次父母倒是没有说我。但我临走前嘱咐他们每个月都要给猫喂药驱虫,估计他们是办不到的。

那只小猫似乎是公猫,那样的话,父母家大概不会出现猫口爆炸的情况吧。我倒是很想给它们都绝育了,但我也知道父母是肯定会反对我那么做的,舍不得花钱。

其实人类都可以通过服用避孕药来缓解人口爆炸,如果为这些宠物研发避孕药,应该不是难事。可是对宠物医院来说,给猫猫狗狗绝育是一大收入来源,我猜至少兲朝的兽医学界大概是没有多少动力去做这方面研发的。网上倒是有一些所谓的宠物“绝情粉”在卖,但据很多买过药的铲屎官说这些药的副作用很大。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鬼撞墙揭露易富贤和反节育派造假,就跟鬼撞墙一般,一次次兜兜转转,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却怎么都撞不破那屹立如墙、颠扑不破的谎言与谣言。不过一想到这个国家的历史也是如鬼撞墙一般兜圈子,我也就释然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苦瓜自由的背后

倡议书:湿兄弟们团结起来,推动“挠都”举行“挠裤裆节”

我在祖国当“间谍”之六:垃圾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