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與留白的勇氣-重構2
與其說是「重構」(感覺這是回過頭來,偏上帝的視角),
一直有一種隨著年歲增長,愈想要跟「真實的自己」起舞;雖然外面的聲音始終很大很嘈雜,規訓也一條條在加身,一個小小的、確定的小慶倖是有去留意、記得裡面還有一個聲音或畫面。
它,可能是微弱的、模糊的。
我不知道「祂」做了多少的努力與掙扎,努力讓從內發出的聲音更大一點,努力讓腦海里的畫面清晰一點點?
目前的「祂」成功了兩次。成功地讓我做了決定,按下「暫停鍵」。
一次在27-30歲,一次在33-35歲。
不知道為什麽,明明在工作,竟然還會忍不住地要去「找自己」,總覺得我還不是踏實、完整的,始終有一股悵然若失的心緒、甚至我在飄著、浮著;
我有腳,有時卻感覺不到腳。
「我在過馬路」
8歲的我,12歲的我,22歲的我,37歲的我 ....
不變的是,在需要的時候,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我會唸一個「咒語」
停一停,諗一諗。
其實它是香港的一個交通宣導廣告語,上一句是:馬路如虎口。
它只是在教導兒童時期的我,留心過馬路。但不知為什麽,它也相伴了
12歲的我,22歲的我,37歲的我 ....,不只是面前的馬路,還有人生這條路。
關于「留白」
它的意思是在作品中刻意預留空白空間,以達到更豐富的表達效果,並非空無。
這種手法廣泛應用於中國傳統藝術,如水墨畫、書法等,目的是透過空白激發觀者的想像力,營造意境和空間感,也適用於文學、設計和生活哲學。
兩次暫停,我在這裡。看到自己仍然是那個「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都市巨嬰,認識到自己沒有好好生活過。
「生活,妳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精神喊話爽一下~)
於是,我看到了
生活也是你最好的作品。
即,上面「留白」意思是在「作品」中刻意預留空白空間,以達到更豐富的表達效果,並非空無。
不只是傳統藝術,如水墨畫、書法等,我的日常生活也是作品,想要、需要留白。
想起多年前跟著黎世寬老師學習《周易》時,有一句
「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虛室:比喻空明無雜念的物理空間與心靈空間。
生白:指空間、心靈變得潔淨、明澈,什麼也不存在,如同虛室裡灑進陽光。 光象徵著智慧和真理的顯現。如果空間太滿,光會照不進來;想像猶如滿滿的杯子。
吉祥::指好事、好運或祥和的氣息。
止止::意指停留、安靜地存在於這個寧靜的境界中。
想安靜地、存在於一個寧靜的空間甚至是境界中;
偶爾在一個寧靜的自然環境中與「自己」起舞,身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