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是2016年的一部日剧,我知道最近才看完这部剧。这部日剧改编自同名随笔,女主角真理惠因为极端爱好“扔东西”,被视为“变态”。在剧中还穿插了一个名为“什么都没有研究室”的小剧场,以轻松的方式展示各种整理收纳的方法。表面上,这是一部讲“断舍离”的作品,但背后其实在探讨人与物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整理找到更清爽的生活。
剧中有许多令人会心一笑的场景,但也有触动人心的片段。尤其在最后一集,真理惠的外婆去世的情节让人十分感动:那一刻让人意识到,整理并不只是物品的舍弃,更是对记忆、情感和人生阶段的一种整理。
小剧场“什么都没有研究室”
问题:想减少餐具,但都很中意,不知道该从哪个扔起?
解决方法:推进式代替法:赋予东西第2个使用方法,而扔掉一个别的东西的方法。比如,把扔不掉的一个碟子当作宠物用的,而把至今使用的宠物饭碗扔掉。简而言之,就是把喜欢的转作其他,而把没那么喜欢的东西扔掉。
问题:无论怎么收拾,房间还是很乱。
解决方法:同色等间距风格布局法:依照物品的颜色,分别按相同间距分开放置,也有调查表明,分成三种颜色的花,更加有助于分类。有团和花纹的东西会造成视觉上的杂乱,尽量不要有。如果收到别人送的礼物,如果不喜欢,请把他们扔掉,不要不好意思,相反,如果一直留着的花,反而会觉得难受。(一语道破)
问题:为了收拾而去买了收纳盒,但是很占空间,结果让房间更加拥挤了。
解决方法:在选择商品的时候,要尽量考虑那些一物两用或者能同时用作其他用途的物品。也就是说,把收纳盒不仅仅用于收纳。比如,在选择收纳盒的时候,试着去选择也具有其他用途的收纳盒。例如收纳盒在上面放个坐垫就可以变成凳子。
问题:想扔东西,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时机。
解决方法:期间限定远距离法。把不知道该不该扔的东西藏起来一段时间不去理会,通过这样可以测量出对物品的需求度。如果在此期间,一次也么有想到那个东西,就可以判断它是需求度低的,可以扔掉。
问题:刚理好马上就乱了。
解决方法:给每个物品规定好场所,然后,用完以后,物归原位,只要谨记这些,就可以防止再次变乱了。
问题:想要新东西,试着扔掉旧东西,但有很多东西扔了又会后悔。
解决方法:就算是想要扔掉的东西,重新好好保养,可能又会恢复对它的喜爱,通过不扔东西来不增加新东西。
菊池和真美的“喝茶时光”整理哲学
在剧中,菊池和真美的喝茶场景里,也总结了几条“断舍离”的心得:
舍弃的方法
用代用品来减少物品(例如:浴巾 ➡️ 两条毛巾)。
离别要干脆利落。
先收起来不见,如果忘记了就可以扔掉。
狠下心来舍弃。
买一件,扔一件。
整理的方法
以“只带一个旅行包旅行”的心态来筛选物品。
不买新东西,珍惜已有的物品。
剧中提到的其他方法:
物品摆放的规矩
东西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
公共区域不要堆放私人物品。
定期分类,及时清理不需要的。
尽量不添新物
看完《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我发现“断舍离”并不只是减少物品,而是通过舍弃来明确自己真正的价值观。物品、空间、人际关系,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最后一集外婆的离世让我格外动容:真正重要的东西并不会因为物理上的“舍弃”而消失,而是一直留存在心里。
也许,收拾房间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家里空无一物,而是让心灵变得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