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中清醒,是人之可贵
最近我有些许感慨,为什么身边的人总是频频遭遇各种麻烦:信用卡逾期、投资暴雷、婚姻危机。
我曾经也深陷过信用卡的泥潭,那是我22岁的时候。
消费时,我的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刷卡的那一刻,我仿佛可以获得一切,只需动动手指输入密码或签个字,就能换来“被尊重”的幻觉,如此轻而易举。
而现在,我的妯娌似乎又重蹈覆辙,走了我从前的路。直到所有信用卡都显示“可用余额不足”,他们不得不卸下了“精装美的包装”,来寻求我们家庭的帮助。
作为过来人,我非常能体会“还款日”的那种从幻想拉回到现实的恐惧。
但是作为一个双双失业的家庭,我们又能帮到哪一步呢?在这个整体性经济萎靡时期,我们也只能表示无力。再听到欠款的金额,这几乎让人看不到希望。
另一位,她是我认识的朋友中最开朗热情的一个,身边的人都信任她,我也是。
但她运用职务之便,把所有人的保险金偷偷去做了金融投资,最后血本无归。
随后她疯狂申请网贷补漏,最终把朋友、爱人、父母全部搅进了她编织的谎言中。
那情景如一座大厦的倾倒,把所有信任化为灰烬,当尘埃落定,她变成了我认识的人里最贪婪无知,最没有底线的一个。
家庭是我收获宁静的港湾,我在这里靠岸,并学会了如何成长。
但在我的表姐眼里,家庭却变成了禁锢她的牢笼。
在外人看来,她就是“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每天都是朋友圈超豪华美食的打卡。沙滩,美酒,每天都在享受普通人没有的生活。
前几天她突然来找我,告诉我她老公喝醉酒后家暴了她,她还说最近感觉两个孩子不爱她,每天都过的非常抑郁。
随后她邀请我去酒吧陪她买醉,说她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小她十三岁的男孩。
男孩用一个月的工资给她买了手饰,她因此也为男孩花费了其他。
她给我的这些信息一时间击中了我的脑子,一时语塞不知道该从那里安慰她。
或许,比起安慰,是不是更该劝劝她。
周围的变化让我觉得有些不安。
我想帮助他们,但我看见她们眼中的欲望时,却又不知道该从那里开始。
对妯娌说:
欲望是本能,她承载着我们的某种期待,但是如果任由她放大,那么会被她的蔓延所吞噬。
她伪装的很好,我们都被她迷住,以至于忘了真正需要的什么,转而去追求“别人看到我有什么”,有时甚至不惜透支好几个月收入去为完成一场这样的“表演”。
这种昂贵的消费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只是给展示自己的光鲜和富足提供了一次“表演”的机会而已,而最后我们还要为这一场自费的演出买单。
对朋友说:
基督教里,把贪婪看成一种罪,因为她诱导了对物质的极端渴望,可谓是欲望的终极版本。
她伪装成精灵站在高处,又仿佛近在眼前,给人一种虽然要冒险但也很值得接近的错觉,殊不知她双手捧着的“宝石”,其实是想换走你灵魂的筹码。
在走向她的时候,不妨先低头看看自己,你身上的健康、热情、积极……这些“钻石”哪一颗不比她手上闪耀。
对表姐说:
人生嘛,总有不如意,我喜欢把不如意看成一种沉淀的时刻,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吗:
“世事多难如意,困中清醒,是人之可贵。若以逃避为解,不过是由一劫又入一局”。
我想说的是,真正的难关,不在于眼前的麻烦,而在于我们是否因逃避它而让自己陷入新的困境。清醒,并不总是轻松的选择,却常是最值得的坚持。
这些话,我想写给他们,也是写给过去的自己。
或许我们都要经历一些崩塌,才会真正明白,有些东西,并不是用钱、用表演、用逃避可以换来的。
留给清醒的,不一定光明坦途,但一定是更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