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书|被过度期待的人:燃烧自我的故事 · 第一天

第一天|我是沒有手足的長女,也是長孫

Maple
·
(修改过)
·
IPFS
·
並非所有獨生女都活得滋潤富足

我可以算是長女吧?因為我是獨生女;同時也是長孫。

我想應該沒有比獨生子女壓力更大的身分了,雖然許多有手足的人們並不這麼認為,只覺得我這樣的身分是集寵愛於三千的掌上明珠,過著無憂無慮的富足生活。諷刺的是,沒有人能理解(至少我身邊多數的人),竟然有人/家庭連養好唯一一個孩子都有問題,且為低收入戶。(喔!但我母親死活都不願意向政府提出低收入戶,減輕家中的負擔,只因為窮人的自尊是天塌下來都要捍衛的。所以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我也死守著這個祕密,不讓家人以外的人知道家中的狀況)

每當在社交場合遇到新朋友聊到關於是否有手足的問題時,就很容易有人反應出那種,「獨生女一定過得很滋潤,拿著爸爸的錢花得很開心」的那副模樣,即便對方不一定會直接地說出來,但他們的表情我心領神會。一邊在心中恥笑他們的無知;一邊苦笑著自己的人生如此悲哀。

許是因為從小看著父母爭吵不斷,我早早便習得了察言觀色的能力,對於他人的情緒與氣氛異常敏感,慣於隱藏自己的情緒,不哭不鬧,當個乖寶寶,不給大人增添麻煩是必要的技能。

從我有記憶最小的年紀,三四歲吧,我就開始常聽到大人對我的稱讚是「我很乖」。沒錯,沒有哭鬧就是乖就是棒。聽大人的話等於乖巧等於懂事等於好孩子。服從便是德。然而,現已長到為人母的年紀,已經知道孩童時期的哭鬧就是表達自我的方式。可我沒學會。我一直學著用壓抑自己的需求,博取大人認為的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時候過年時,我阿姨總是會帶著我表姊弟去買新玩具。通常她也會帶上我,並讓我也買一樣玩具。某一年,阿姨一樣帶著我和表親們去選購玩具,當時非常風靡數碼寶貝這個卡通,並在過年前推出了跟卡通角色一樣的搖搖機,此商品一推出席捲整個兒童圈,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我只記得不便宜,比我更有興趣的一隻芭比娃娃還貴就是了。總之,厚臉皮又愛鬧脾氣的表姊弟,當然都拿了那個最酷炫的數碼寶貝搖搖機禮盒,而我晃遍了玩具區的貨架,終於找到了一個最便宜又可愛的東西—一支25元的米妮原子筆。這件事當然在回到家後在長輩間傳開,我成了最乖巧懂事的小孩。我小時候喜歡畫畫,用著那支筆在空白的過期日曆紙背面畫畫,並告訴自己,沒有芭比娃娃也不會怎樣,因為我愛畫畫。至於數碼寶貝玩具我稀罕嗎?不,因為我並不喜歡奇幻冒險的卡通,我喜歡少女漫畫與芭比。

後來,那個乖巧懂事又成績優異的好女兒/金孫,逐漸「長歪了」。

我成了成語故事裡最可笑的存在—「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年紀漸長,我接觸到了各種不同的文化與觀點。為自己而活的人生提案顯得閃閃發光。但這並不符合家中的期待。

我家雖然並非超級傳統的窮苦家庭,硬逼孩子考上公立好學校替家裡省錢、爭光等等的。但即便沒有人提出這個要求,家中唯一能解救窮苦媽媽的重擔,除了我身上還有誰呢?舅舅要我體恤媽媽,最好考公職,找個鐵飯碗;或著用我的名字貸款幫家中還債。一邊懊惱著自己離大人們的期許越來越遠,一邊掙扎地為什麼我就得承擔這一切呢?我不能安排自己的人生嗎?我媽難道不能像我朋友的媽媽找一個有錢的叔叔嫁了嗎?那個叔叔還供她出國讀書。而我呢?一直嚮往出國讀書的夢想當然沒有哪個大人替我實現,拖延到三十歲,依然沒車沒房,獨自用攢來的一丁點積蓄逃到澳洲打工度假,成為了勇敢獨自旅行卻拋下媽媽的壞孩子。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