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貼文給有在關注我作品的朋友們,想說的是我的創作理念

這篇貼文給有在關注我作品的朋友們,想說的是我的創作理念。
我的創作路線,大致可以歸納為:奇幻冒險 × 異種戀 × 黑暗童話。作品通常外表華麗、內核帶刺,角色有自己的堅持、轉折與難以言說的苦衷。
我的風格一向帶有童話式的黑暗,偏好描繪邊緣、恐懼、感性與靈性的元素,擅長將獵奇與美感結合。雖然題材常涉及暗黑,我內心卻渴望光明與尊嚴。因此,對於「被逼婚」、「無力反抗」這類非自願的設定,會產生本能的心理排斥;如果違背本心,我就寫不下去。
我十分在意細節與界線,對過於露骨的描寫,很容易產生羞恥或疲乏,對文字的「潔淨度」有自己的堅持。過於情色的用詞,反而會讓我在創作時失去投入感出戲,還有共鳴。
我的創作核心,是寫那些「不能被說出口的事」:
尤其是文明下的陋習(家暴、重男輕女、冥婚獻祭、嬰靈、殺首子等)、社會的盲從(鄉民正義、偽信仰)、以及靈魂深處的裂痕。
我偏好詩意含蓄、不喜歡太直白,喜歡拆解原有世界,再以自己特有的邏輯重新架構;我會謹慎的處理道德與情緒的界線,拒絕單純的純虐或純爽;所以我的作品總是在講「價值的取捨」與「情境下的倫理選擇」。
可能因我自身環境,個人特質與情感傾向有關,我不太會從「快樂的幻想」中獲得快樂。
甜文、寵文類的比例過高會讓我感到疲乏;即使我在製作動畫時,若親密舉動太多,我也會忍不住換個主題;不是不喜歡,而是無法長期停留在言情的劇情裡。(所以我總是解嗨,哈哈。我能感受,但不持久。
我特別喜歡精神層面中那些「扭曲的、非主流的、被遺棄的族群或存在」。
所以我筆下的角色,常常是在社會或生活中,被犧牲、歧視或遺忘的那群人,但我會讓他們在絕望中找到重生的意義;這也是我選題時的重要原則,只要我想寫,那背後一定藏著某種觀點;即使讀者看不見,有時連我自己都沒察覺,是事後被人提醒才發現(笑)。
以《蛇神賜藥》為例,當初我誤判為「高情慾」題材,是因劇中有祭品與部份情愛鏡頭,怕未成年誤入;但後來有人說,平台上的「高情慾」大多是「以愛為目的,以性為手段」的肉文。
而我真正想探討的,是重男輕女的偏見、有心人操弄的陰謀,以及鄉民盲從的正義,屬性不同。後來才理解,其實我的作品多屬「神話型敘事」:像《蛇神賜藥》即是「以祭品之名,行救贖之實」,揭示的是獻祭背後的偏見、選擇與反抗。因此,不必擔心我的小說情節太過於露骨。即使偶爾涉及,我也會謹慎處理。
我的作品不是為了賣弄情慾,就算有這方面的敍述,多數另一面都是於對現實的批判與翻轉。它們不甜、不寵,寫的多是人生的苦難與掙扎,我始終熱愛這些關於社會邊緣的故事,而且著迷。
《方晴君》多元全領域創作-任意門
(動畫,小說,詞曲,手繪多元全領域)
https://taplink.cc/lolita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