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個生火點滴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如果你可以擁有一小塊蒙娜麗莎,你會買嗎?

J個生火點滴
·
·
釐清 RWA 合規與非合規模型,代幣化資產如何改變我們的金融邏輯?

在之前的文章, 我們曾經提到過穩定幣是 1:1 的與美元進行掛鉤, 像是USDT/USDC, 但現在除了 1:1 的美掛勾發行的代幣以外, 也有利用現實世界的資產進行1:1掛勾的代幣!也就是我們這一篇所要介紹的 RWA (Real world asset) 代幣化資產,去與現實世界的資產做掛勾的代幣!

RWA 會有哪些呢?

  • 股票

  • 不動產 (房子/土地)

  • 藝術品/黃金

  • 國債

  • 更廣泛的來說在現實生活中, 你覺得他有價值想就有機會可以拿來做代幣化

為什麼要在虛擬世界裡面做現實世界裡資產的代幣化啊?

最直觀想到的是, 傳統世界裡這些資產的流通是有限的, 在進入加密貨幣下他的流通就更大了就擁有了更多的價值

  • 傳統金融市場(股票/國債)

    • 有交易時間的限制: 每天有固定的時間進行交易, 加密貨幣可以24小時進行

    • 交易股份最小化:傳統金融市場1股, 在加密貨幣裡可以分割更細化小於1股進行交易

  • 藝術品/不動產

    • 持有的所有權不可分割:在現實世界中基本上都是一人持有, 但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可以分割並由多人共同持有

就以上我的解讀, 還有一個優勢, 對於要進入市場的買家, 因為分割此價值的價格變得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價格, 可以讓大家更有機會去觸碰到這些資產 (股票市場也有零股的買賣是一樣的概念)


接下來的探討, 以股票代幣化的代幣進行更深入的討論

Q1 : 股票代幣化同時還保留像傳統的股票市場有分配股利一樣的權利嗎?

A1 : 看你擁有的代幣是哪一種性質, RWA 代幣擁有兩種不同模式, 合規型的股票代幣化是會可以分配股利的

  1. 合規型(Regulated Tokenized Stocks)真的有把股票買進來並託管,對應發行出代幣,通常是由金融科技機構操作。

    • 特點

      • 每發一顆代幣,就買入一股真股票並託管

      • 有清楚聲明「你擁有該資產的經濟權益」

      • 有些提供股息(稅後發放)

  2. 合成資產類(Synthetic Token)沒有真的買股票,只是透過合約掛鉤價格走勢。

    • 特點

      • 像「股票價格賭博」,本質是價格對賭合約

      • 沒有股東權利、也無股息

      • 通常不受監管

Q2 : 如果沒有合規型的分配股息,那我買這個代幣要幹嘛?

A2 : 是的!如果沒有合規型, 你所購買的就真的是一個代幣, 他沒有任何實質上的被動收益, 你只能相信他『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只能相信命運。

但當然他也可以代表是你的一個身份, 擁有了你的某種數位身分, 可以參加某種活動, 雖無收益權,但可具備社群治理、身份門票等價值(例如 DAO Voting、空投資格等)。

❗ 沒有收益,就沒有「基本面」,這種代幣比較像炒作市場裡的「情緒性資產」

所以, 這個代幣的背後其實會讓我們思考「代幣化的是什麼權利」, 以蒙娜麗莎為例

  • 所有權(equity ownership)- 蒙娜麗莎的部分所有權

  • 收益權(profit rights)- 蒙娜麗莎展出的收益, 類似股東的『分紅』

    • 但實際上能不能運作也要看這個代幣他的智能合約+法律契約的機制裡是否有包含

  • 展示權 - 不常見, 因為並不能代表你能把它帶回家

所以只有『合規型』的RWA 代幣, 才有可能為你帶來收益, 否則就只是一枚簡單的代幣『反映了你的情緒價值』

Q3 : RWA 代幣可以被我換回來成我的資產嗎?『贖回』

A3: 不一定, 要看要看發行機構的設計與規定

並不是每一個RWA 都有『贖回』的機制, 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合規型的RWA代幣, 並且要深入了解他的收益分配機制!

如果你今天買了一張股票, 買的時候價值200元, 也如願的發行了RWA 代幣, 但是如果今天他沒有任何的收益分配, 在現實生活中這個股票帶來的收益就會與你毫無關係, 而且今天股票的價值漲了也可能會因為你選擇了不合規性的金融服務商家, 他可能就也不會讓你保有1:1的價值浮動跟現實脫鉤, 當你的股票價值變低了反而還『清算』你的資產, 變成『單方向的承受其風險』

所以我們選擇購買的 RWA 代幣:

✅ 有清楚的資產對應關係

✅ 發行方具備信譽與合規註冊

支援贖回或具套利機制

這顆 RWA 代幣的價格才會跟著該資產的市價上漲, 還得到了可以贖回的保障


心裡困惑小劇場

我在了解這一段的時候, 心中就很是疑惑, 當有一個200元價值的資產透過專業的金融公司將他代幣化後在市場上發行, 小明就把他的200元拿出來買了這1枚代幣(假設現實生活中這個資產與虛擬代幣的價值反饋是接近的狀態), 小明再把這1枚代幣拿去做質押, 假設允許抵押了70%, 你借出了140元然後再拿去做其他的投資

我就一直在思考, 所以我的200元的價值看起來在市場上被重複計算了?按照上面的舉例已經來到340, 從資產的投資總金額 200 膨脹到 340, 明顯的就是重複計算了

這也就是 DeFi(去中心化金融)中最核心、也是最具爭議的一個觀念:「1 個資產、創造多重價值」

⚡資產活化(Capital Efficiency)與重複抵押(Rehypothecation)

你的資產不再是200元的價值, 你可以拿去買RWA代幣, 在合規性的條件下你還可以收到股息之外, 你又可以拿去抵押再借出一筆錢『重複抵押』, 再拿這筆錢去做其他的投資『資產活化』

但大家都知道, 伴隨著高收益的同時也是伴隨著『⚠️ 高風險』

  • 抵押品價格下跌風險- 如果你今天抵押品的價格暴跌, 你的資產將會被清算, 損失你的抵押品

  • 借出資金的再投資風險, 再投資的項目(例如某個 RWA)價格波動大或崩盤,你也可能兩頭落空

尤其在虛擬世界裡, 我們所運用的『質押』基本上都是透過智能合約自動依照我們訂定的標準去執行, 所以很難會有彈性給你變動的空間, 當你出現虧損的時候, 就只能學會保護自己, 以下三點進行建議

  • 選擇合規發行方 - 本文一在強調

  • 查 LTV 質押規則 - 控制質押金額, 保留緩衝的空間

  • 善用保險 - 保護你突然的變動狀況

在這數字加密貨幣的世界裡, 其實比其在現實世界中的機制, 有一點最不容忽視的就是 code is law 的概念, 沒有任何的人情, 就只有程式字面上的 Just do it !

一旦抵押物低於清算門檻,合約會立即啟動,無人工干預、無情面餘地

RWA 是鏈接現實與鏈上經濟的重要橋樑—但選擇誰來建橋,還是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功課。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