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ndy_Wo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專案經理,你也曾誤解「它」嗎?一份被忽略的PMP核心文件

Andy_Wong
·
·
你也在PMP中遇過那份讓你困惑不已的「專案管理計畫」嗎?它看似重要,卻又好像只存在於書本,從沒在實務中見過真面目?別擔心,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我將分享自己十年職涯中對這份「神秘文件」的追尋與頓悟。從PMBOK第六版到第七版,我將告訴你它究竟有何實用價值,讓你告別專案混亂,讓你的團隊真正發揮所長。

在學習PMP的過程中,有一個知識點我一直不明白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並且在我這十多年的職涯中,也從未真正見過它的面貌。而它就是「專案管理計畫」——一份在理論上存在,卻在實務中並不多見的文件。究竟是我的知識不足,導致我未能察覺它的存在?還是這就是一份只存在於理論的紙上談兵?

我帶著以上的疑問,開始翻閱所有我學過的專案管理書籍,看看是否能從中得到我想要的答案。皇天不負苦心人,在重溫三本專案管理書籍後,我終於找到一個最能解釋的答案。這三本書籍分別是由國際專案管理學會(PMI)發布的一本專案管理標準,名為《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第六版和第七版的書籍。另外也有由英國政府商務部(OGC)所有的《受控環境下的專案管理》(PRINCE2)。如果你也有相同的疑問,或想著應該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專案,請繼續往下看。

研讀的過程及發現

我一直很希望能讓專案能更好地管理,讓每一位參與專案的同事都能發揮所長,將最好的產品帶給我們的客戶。更重要的是,希望專案能有更好的規劃,讓成員的工作時間與任務安排更明確,使公司在資源調配上更有效率。另一方面,軟體開發專案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尾大不掉」,有效減少這類專案的數量,對整個公司而言絕對是一大助益。然而,在追求這些目標的過程中,我卻有個揮之不去的困惑:PMP裡的「專案管理計畫」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這份理論上的文件,在實際應用到專案上能發揮的作用究竟是什麼?它只是一份紙上談兵的東西,沒有實踐的意義嗎?

因此我決定從這個疑問入手,徹底搞清楚它真正的用途是什麼。我首先在Google上搜尋「專案管理計畫」,期望能找到這份文件的範例和實際應用的說明。然而結果讓我失望,我並沒有發現太多我所期望的內容,在搜尋結果中,更多能找到的是「專案計畫」——也就是一般人認知中關於任務、時間等的表格。這些內容顯然並非我想要的。

正因如此,這次我重新閱讀了三本關於專案管理的書籍,包括:《PMBOK第六版》、《PMBOK第七版》和《PRINCE2》。這三本書對於專案管理計畫相關的描述,最多的是PMBOK第六版,其次是PRINCE2,最後則是PMBOK第七版。如同PMBOK第六版中所述:

專案管理計畫是用於專案的主要文件。

這樣一份被定義為「主要文件」的重要內容,為何在其他書籍中並沒有太深入的著墨?更甚者,PMBOK第七版中竟直接將有關管理計畫的部份移除了呢?這讓我更加困惑:既然它如此重要,為何在新的知識體系中反而被淡化甚至移除?這種矛盾感,成了我非要弄懂它不可的強大驅動力

最終,在結合了這些書本的深入閱讀,並與AI進行多次討論後,我終於開始搞懂這份文件的實用價值。

項目管理計劃是什麼

讓我們先引用PMBOK第六版中關於專案管理計畫的描述:

專案管理計畫是一份綜合的文件,用於確定所有專案工作的基礎及其執行方式。

那麼,這段描述背後意味著什麼呢?用白話來說,它就像是在大家開始工作之前,為專案的方方面面預先定下各種「遊戲規則」。要知道,專案工作絕非單打獨鬥就能完成,它必須通過團隊成員的相互協調才能有效達成,而我認為這些「工作的規則」正是確保高效協作的必要條件。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規則,團隊成員能按自己的喜好來工作:團隊中有些人喜歡面對面溝通,完全不看即時通訊軟體中的訊息;另外一些人卻只喜歡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如果不在專案開始的時候就約定好通訊方法,那麼在專案執行時,勢必會出現成員互相指責的情況,例如:「專案經理明明已經發出通知要注意!但某位成員表示他並不知情,甚至反過來指責專案經理沒盡好溝通的責任。」如此一來,專案又怎能順利推進呢?

由此可見,專案管理計畫是專案順利運作的基石,它能在專案正式啟動時,大幅降低混亂的程度。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除了PMBOK第六版外,其他專案管理框架並沒有太多著墨?

這種內容的更迭,我個人估計,反映出專案管理思維的重大轉變。近年來,業界日益從強調「管理」轉向推崇「領導」。「管理」主要是以規則、流程來控制團隊,而「領導」則更強調激發團隊的自主性、凝聚力,並透過願景和原則來引導方向。

PMBOK第七版的內容最為清晰地反映了上述情況。第七版中一個最大的改變,正是加入了「專案管理原則」來取代原來各個知識領域的管理計畫。這些原則不再是硬性的SOP,而是提供一套指導性的核心理念,鼓勵專案從業人員根據具體情境,運用判斷力與協作精神,靈活地制定方法。以上這些反映的正是領導精神的結果。

後記

當我終於釐清這些管理計畫的神秘面紗後,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浮現了:如何才能讓這份文件在專案執行時真正發揮作用,而不是淪為一份「紙上談兵」的東西?

由於一份專案管理計畫是由專案各個領域的管理計畫組合而成的,因此在弄清它之前,必須先釐清各個領域的管理計畫的含義。由此可見,我下一步要去研究的,就是每一個需要管理的領域中,各個管理計畫的內容了。唯有將這些看似抽象的計畫實際釐清並應用到專案執行中,才能真正讓它們發揮實質功效。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將繼續與大家深入探討各個專案管理領域,一步步幫助你建立真正有效、能驅動專案成功的管理計畫!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