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润的厚度
暧昧这个词本身,好像注定就是一段亲密关系的起点一样:若即若离,乍暖还寒。也许正是难以被定义清楚,所以暧昧拥有了被解释成无数种可能性厚度。这种温润的厚度,潮湿、黏腻,就好像那天我们在微冷六月街头的拥抱,好似暖意和水汽交融的河边,也好像仓库里寂静时刻的巧克力融化在口腔。
我和z的相遇似乎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大数据算法把我们推到了彼此面前。如果不是因为已经是5月的最后一天,z也无法越过我设置的数字杠杆。第一次聊天他就让我猜生日,说他这个月过生日。想也不用想,必然是金牛,因为双子的概率太低。一猜即中。我们从约会软件聊到微信,从傍晚聊到深夜。日日夜夜期待另个人的早安晚安,屏幕两头跳动的心湿答答。
我不敢轻易说出什么,因为害怕承诺,但又无比贪恋暧昧的怀抱。那天他跨过整个岛来到我楼下。雨后微冷,他加了件外套。泛旧的Burberry,帽子上甚至还破了一条口子,细碎的纤维在路灯下格外明显。我心里笑:还真是不拘小节。他紧紧抱着我,不愿意离开。夜不算深,但对打工人来说也不算早了。我趴在他的肩头:真好闻呐!我在脑海里细细检索着所有洗衣液可能的香味,也没有想出来。向来喜欢研究香味的我,在那一刻彻底失去了辨别的敏锐。我努力猛吸。耀眼的路灯光和雨后水泥地板的拖沓脚感,渐渐在眼中化作一粒光斑。我们抱的很紧很紧。我印象中被抱紧的时刻总是会带着几分尴尬。但是我们一点也没有。仿佛恰好抱了3万天。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化作分别时刻指尖的黏连。
我不敢轻易答应什么,因为害怕失望,但那天我勇敢提问了:你可以再问我一次吗?哈德逊河水很蓝,在夕阳的余晖里闪着波光。我们坐在河边的台阶上。旁边的印度裔青年男女正在约会,我猜他们是第一次见面。心里笑,不禁也问自己,这是我们第几次见面?好像数不清了。暮色四沉,我们之间的空气带着一点失落和无力。z垂下头不知道说什么。我欲言又止。7月中旬的空气暑气浓郁,却也在黄昏时分变得收敛,唯独剩下和水汽交融后的宽厚润泽,轻轻罩在每一根发丝上。没有风。空气好像渐渐变成了一个透明的泡泡,隔在我们之间。我戳了戳泡泡,“如果你想让我做你女朋友的话,你可以再问我一次吗?”泡泡顿时清透了起来。我们起身,沿着河向北走去。
我不敢轻易打破什么,因为害怕逾越边界,但那天我们毫无顾忌。再和z牵手到河边,已经是情侣的身份。看完《芭比》回家,一边讨论电影的缺憾一边不舍得分离。我不敢邀请z去我家,怕被他看到我的潦草生活。我带他去了自己做研究的小书店:一个旧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我们路过一个写着storage的门,疑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不如进去看看。”也许我们都知道里面是什么。毫无停留地大胆推门而入。杂乱的桌椅,半开的日光灯,水池边的小桌子上还有一堆费列罗。我们牵着手漫步到墙角,四目相对的时刻,潮湿的心淹没了害羞。我带着紧张的轻轻张开嘴,一种陌生又熟悉的质感。陌生因为几乎忘记了这样感觉,熟悉因为带着他的味道。我们忘记了storage门外的世界,但又清晰地担忧着有人会像我们一样推门而入。我紧张又小心翼翼的样子逗笑了z。我说:“第一次嘛。”真的是第一次呐。我们大笑着找出来纸巾,他帮我擦了擦睫毛。我提议:“应该拍照留念。”我眼角有点湿润,被那一刻空气的湿度浸润。他偷偷拿了一颗桌上的费列罗,又觉得不合适,放了回去。“别怕嘛。” 费列罗特有的甜蜜和坚果融合的质感,糊糊又脆脆,化开。
那张仓库自拍变成了我们客厅里的合照。放大很多倍之后,iphone的渣渣画质暴露无疑。但我还是很喜欢照片上的我们。有一点陌生,有一点熟悉;有一点距离,有一点亲密。怯生生又勇敢,怀抱着对不可名状的憧憬,走进生活。我们身体的温度,在画中也在画外,也如同雨后的拥抱,河边的空气,和融化的费列罗,温润潮腻,孕育着一场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