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顏一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第一天.尋找自我的旅程

顏一
·
·
我拼命向上游,但都因為沒有「自我」而失敗告終。

我是一個不善表達的人,和人說話要麽不能完全地告訴別人;要麽不理解別人。因此,我在社交上面屢次受到挫折,亦都因為這樣,我選擇不和人社交。

   但是,我內心世界很豐富,亦都尋找一個可以讓我發洩出來的地方——文字。也不是空來,歸咎於從小時候就喜歡閱讀各種書籍,亦都很雜。

   至於母親,她看到自己和同齡人不同很擔心,害怕我將來會成為隱蔽青年,因為在我這個年代各個新聞都報道隱蔽青年這個社會問題。而她告訴我:有些必要社交和非必要社交,你可以抗拒非必要社交。

   我亦都努力嘗試和人接觸,但因為自我意識薄弱,我去模仿別人如何看起來像正常人無誤。當然,亦都令到我開始懷疑自己是誰。

    如果說,那其實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

    我書桌上有個木偶,是因為以前我就像木偶一樣,四肢建全但沒有靈魂。亦都因此,為了填補我開始看大量心理學的書,並研究人。漸漸地,我開始能捉摸到人性,亦都研究許多心理測驗,並去模仿那些不同的種人格。

    每當有心事我都會找母親,而每次都被說:你多了、做自己、別理他人。事實上,她的出發點是不想我苦惱,更不願看到我有心理疾病。但是,我想要的是如何尋找到自己。

    那些心靈雞湯我都聽得多了,亦都耳痕。而且大多數都只是說廢話,沒有用處。我覺得自己不需要,我要的是方法做事情方法,雞湯偶然一次半次便好,多就會出現抗體。

    別人認為我是誰便是誰、討好人、讓自己合群,你覺得我什麼人呢?那就是你所說的人。社會對我的偏見很大,更甚於去用自己的濾鏡去強加於我身上面。

   陽光、外向、善於社交、熱衷於社交、活潑、溫柔體貼、嬌嬌滴滴、需要保護、情緒價值、情商高、會說話、討人喜歡、撒嬌、矜持和懂示弱。他們都強加我身上了。

   每次都是這樣,亦都更迷惘。我彷彿沉入水底,腿上扣了一個鉛球令我向下沉。我閉上眼睛身體任由在水中飄忽,偶爾會感到窒息,久而久之我便習慣了。

   忽然間,長期缺乏氧氣的緣故,令同我開始呼吸,進去的水令到我嗆到了。

   那些人,在大專期間他們急速地拉着鉛球,我拼命掙扎快要瀕死的剎那間,腦海中出現了這不是「我」的念頭。

   那些人,思想齷齪總是想靠近我,總是想着「抽水」,並要求我做到他們認為的我。諷刺是,我曾經也是把其他人的思想強加在我身上,現在我竟然會感到反感。

   我拼命向上游,但都因為沒有「自我」而失敗告終。

   無力掙扎後,我靜下來。

   那個人,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暫時性),他是個很嘔心的人,簡單來說就是衣冠禽獸——當然,給我識破後便原形畢露。起初認識他,是在選修課目上,他身穿全黑衣服;後來,他開始穿着恤衫西褲着住靴,打扮到「斯文人」,而我亦都當認識朋友,可能因為不懂得和人相處,而且開放性高,總是不小心會用在教會裏的相處模式,因為在教會我和異性之間都是可以打打鬧鬧的。

   因為認識了新朋友和很開心,而且我亦都用着真誠平時和朋友相處的口吻和語氣對待他,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好像誤解了,事實上他一開頭其實是有目的地接近我。

   由於星期見一次,我和他交換了聯絡方式,亦都偶然會發訊息,但是我對他的感覺從來都沒有其他成份。而他亦都在課堂上面對在我說色情笑話,我強調了好多次,他仍然繼續說。

   他亦都表現很純情、上進、事業心重、斯文、陽光、家境貧窮,而且我都曾經在學校中和同學說的擇偶標準一致。(這要更改,因為當時我只是隨便說說的,事實上因為每一次我一定會,所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亦都只是把二次元的人設放在現實上面。)

    後來,察覺到異常。

    我去尋找一個認識了十年的朋友和父母解答。

    或許上帝看到時機成熟,我一個月都沒有上學(時間表顯示),一個月我只做兼職,沒有和人相處。原來自己一個人是多麼快樂、開心、爽和正。

    當雪球滾越大的時候,總會有崩塌的情況。

    從小時候一直尋找自我,亦都把雪球滾得越大最終在這一剎那便崩塌了。

    內向、慢熱、抽像、深度、思考、堅強、跳脫、強大、不受人保護、討厭社交、不善社交、獨立和粗魯。都是我,最真實的我。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