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勿心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孤獨才是常態

勿心
·
·
是飛蛾撲火比較孤獨,還是撲不到火比較孤獨呢?

在我22-25歲的時候,我好像始終是孤獨的。這種孤獨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大一?還是大二?大學我決定出國讀書,和高中時的男朋友開始異地戀。從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要出國讀書了,而他不會出國——當時出國也不是什麼常見的事。所以,一開始,我們的戀情就是建立在這種悲傷之上的了。更令人悲傷的是,男友高考失利,並沒有上一本。雖然我說是失利,但也有可能他本來就是這個水平,只是我幻想著某種奇跡。畢竟我們高中一本率也有80%了。我總覺得他是失利了,可以考得更好,甚至可以努力出國和我在一起——青少年的想象力就是這麼豐富,像是活在言情小說裡一樣。最後,我們的異地戀維持了一年,在我大一回國時徹底崩塌。他帶我和他的大學同學去吃了一次燒烤,那頓飯吃得我越吃越難過,因為我終於意識到,我們不是一類人了。這麼說好像很矯情,但是當時我們也都是剛剛成年,其實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堅信的一些東西只不是社會的一些條條框框。我們就這樣被自己框住,走不出來。

我在大學讀的是女校,自此一頭埋入學習,直到大三。大三我去了西班牙讀書,沒有了熟悉的同學,沒有了熟悉的語言。回頭想來,那一年我是很壓抑的,壓抑了自己的性格,很多事都不知道怎麼辦。長此以往,我已經習慣了孤獨。等到再和人“很靠近”的時候,我已經大學畢業,生活在紐約了。那幾年的“靠近”是僅存在於物理意義上的,我從未和誰心靈上很靠近,當然也始終覺得很孤獨。我時刻覺得我要找到一個人依附,但又始終沒有依附到任何人。

在我22-25歲的那幾年裡,我最想靠近的人叫Mr. Big。但是我每走一步,他都會退一步。或者說,他始終不允許我靠近。後來我才知道他已婚,後來我才知道他還愛著別人,但是年輕的時候我就是不信邪,硬要撲火,有什麼辦法呢?後來他在紐約買了房,我去過一次他家裡,照舊做著他的炮友。那一次,我見到了他家裡小孩的玩意兒,我見到了他的結婚照、全家福……這些東西都在告訴我現實到底是什麼。最後,他送給我一瓶寶格麗的香水,挺好聞的。是他買給妻子的嗎?是他妻子購物贈送的嗎?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肯定不是他特意買給我的。每一次見到他,我都想離他更近、更近,但是這顆火苗始終在閃躲。離開他家前,他還特地撿起了掉落在地上的我的頭髮,丟進了垃圾袋。我什麼也沒有留下。

CC BY-NC-ND 4.0 授权